[发明专利]提高离子传输效率的抗污染质谱仪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0284.X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闻路红;陈腊;甘剑勤;胡舜迪;洪欢欢;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06;H01J4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离子 传输 效率 污染 质谱仪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提高离子传输效率的抗污染质谱仪,所述质谱仪包括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具有离子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仪还包括: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用于传输离子;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离子通道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离子通道的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锐角;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毛细管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仪还包括: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所述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包括第一组电极,沿着离子前进方向,所述离子通道的直径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离子通道之前和之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毛细管和多个电极满足以下条件:
;
D4是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端的末端与所述多个电极的内壁形成的轮廓线间的最小距离;R2是所述离子通道的最大半径;S2是相邻电极的间距;L4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离子通道内的部分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的长度;θ4是所述第一端和中心轴线间的夹角;M3是所述多个电极在离子行进路径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离子通道之前,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零;在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离子通道之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毛细管和多个电极满足以下条件:
;
D3是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端的末端与所述多个电极的内壁形成的轮廓线间的最小距离;R2是所述离子通道的最大半径;S2是相邻电极的间距;L3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离子通道内的部分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的长度;θ3是所述第一端和中心轴线间的夹角;M3是所述多个电极在离子行进路径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还包括第二组电极,沿着离子前进方向,第二组电极和第一组电极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组电极的离子通道的直径不变,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组电极的离子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组电极的离子通道之前和之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毛细管和多个电极满足以下条件:
;
D2是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端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组电极的内壁形成的轮廓线间的最小距离;R1是所述第二组电极的离子通道的半径;S1是第二组电极中相邻电极的间距;L2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离子通道内的部分在所述中心轴线上的投影的长度;θ2是所述第一端和中心轴线间的夹角;M1是所述第二组电极在离子行进路径上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02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