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芯钻取装置及岩芯钻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0380.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侯昊东;姜振学;杨磊磊;王耀华;谢明;丁谋;张子隆;姚琳洁;赵明珠;鲁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25/08 | 分类号: | E21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烨;韩嫚嫚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芯钻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芯钻取装置及岩芯钻取方法,涉及钻机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岩芯钻取装置包括:钻机;设置在钻机上的取芯钻头,取芯钻头具有用于容纳岩芯的收纳腔;注胶装置,注胶装置包括设置在收纳腔中的出胶结构以及与出胶结构相连通的打胶机构;测距装置,测距装置用于获取岩芯距离信号;微机控制器,微机控制器与打胶机构和测距装置电连接,微机控制器接收岩芯距离信号输出行程控制信号,打胶机构接收行程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出胶量。岩芯钻取装置在钻取岩芯后,能够在岩芯上涂覆适量的胶水形成防护层,能够防止岩芯出现破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岩芯钻取方法,岩芯钻取方法通过运用岩芯钻取装置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的岩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芯钻取装置及岩芯钻取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地层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盆山系统演化、物源变迁、源汇过程以及地球动力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一些岩芯样品中往往保留有更高的天然剩磁(NMR)和原生磁化强度(DRM),通过对岩芯样本进行磁性研究能够准确揭示各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变化特征及其倒转频率的差异,有利于构建基于岩石单元地层层序的磁极性变化序列图。但受限于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岩芯在钻取、运输以及保存等过程中容易出现碎裂、缺失及移位情况,进而破坏了岩芯的完整性,严重影响针对岩芯进行的地质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岩芯钻取装置及岩芯钻取方法,所述岩芯钻取装置在钻取岩芯后,能够在岩芯上涂覆适量的胶水形成防护层,进而保持岩芯的完整性,防止岩芯出现破损;所述岩芯钻取方法通过运用所述岩芯钻取装置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的岩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芯钻取装置,包括:
钻机;
设置在所述钻机上的取芯钻头,所述取芯钻头具有用于容纳岩芯的收纳腔;
注胶装置,所述注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中的出胶结构以及与所述出胶结构相连通的打胶机构;
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获取岩芯距离信号;
微机控制器,所述微机控制器与所述打胶机构和所述测距装置电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接收所述岩芯距离信号输出行程控制信号,所述打胶机构接收所述行程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出胶量。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打胶机构包括:
注胶筒,所述注胶筒包括具有出胶口的筒体以及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筒体内的活塞,所述出胶口通过第一单向管路与所述出胶结构相连通;
储胶筒,所述储胶筒通过第二单向管路与所述注胶筒相连通;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活塞相接,所述驱动器接收所述行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活塞的运动行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出胶结构包括多个嵌设在所述取芯钻头的内壁上注胶钉,所述注胶钉绕所述取芯钻头的转动轴线均匀间隔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注胶钉均与所述第一单向管路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胶筒与所述第二单向管路之间设有引流盖,所述引流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管路相连通,所述引流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胶筒通过螺纹相连接形成可拆卸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机控制器包括钻深计算模块和胶水用量计算模块,所述钻深计算模块接收所述岩芯距离信号输出岩芯长度信号,所述胶水用量计算模块接收所述岩芯长度信号输出所述行程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包括红外线电子测距仪,所述取芯钻头靠近所述钻机的一端设有测距通孔,所述红外线电子测距仪能够发射测距光束,所述测距光束与所述取芯钻头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所述测距光束穿过所述测距通孔用于获取所述岩芯距离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0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