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346.9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川;杨文正;王海燕;吕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奥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崔颖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辐照 灭菌 技术 汽化 处理 有机 污水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有机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所述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包括先利用处理剂对有机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有机污水进行第一次电子束辐照处理;通过加絮凝剂,对第一次电子束辐照处理后污水进行过滤去杂;采用催化剂协同第二次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方式对初滤水进行处理,最后利用渗透汽化膜进行过滤,即得所需的达标回收水;上述方法操作简单,处理周期短,处理成本低,经本申请处理得到的回收水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回用于工业、农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污水中以工业污水所占比例最高,工业污水中又以高浓度有机污水(COD在2000mg/L以上)为主。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增加,工业污水的排放也日益严重,将大量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严重危害了水生物系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高浓度有机污水主要有以下3种危害:①需氧性危害: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污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②感观性污染:高浓度有机污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到水体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③致毒性危害:高浓度有机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相关技术中,多采用生物处理法清除水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分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其他各种超标组分的生物技术,降解作用的场所主要是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生物膜及其相应的反应器。
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限制。此方法的使用条件受有机物浓度的限制,只能处理有机物浓度处于中低水平的范围,对于浓度很高的有机物的废水需要进行稀释和前处理。此外,厌氧微生物对毒性物质比较敏感,如果对水质了解不充分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反应器失稳。厌氧过程中微生物繁殖慢,因此反应器启动过程缓慢,需要8-12周时间,增加工作量和费用。曝气池首端有机物负荷高,耗氧速率较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而形成厌氧状态,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不宜过高,则曝气池的容积大、占用的土地比较多、基建费用较高。生物处理技术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结果容易受到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总量巨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浓度有机污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程度大,处理难度高,国家对排放水质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使用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质的排放达标标准。急需开发新的处理有机污水的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难度大,处理周期长,处理成本高,经单一处理的排放水质难达标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制备下步骤:
S1、预处理:将有机污水加处理剂搅拌分散均匀后调节pH值,将加处理剂的有机污水进行第一次电子束辐照处理;
S2、絮凝沉降:将第一次辐照处理后的有机污水边搅拌边加絮凝剂,分散均匀后,静置絮凝沉降,过滤即得初滤水;
S3、催化降解:将初滤水加催化剂搅拌分散均匀,将加催化剂的初滤水进行第二次电子束辐照处理;
S4、过滤:将第二次辐照处理后的初滤水经渗透汽化膜过滤,即得达标回收水;
其中,处理剂由质量比28-45:2-5:1-3:7-11的海藻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水杨酸复配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奥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利奥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