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系溪边迁地保育种植秋海棠属植物及管理调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3688.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贤;黄小凤;冯欣欣;刘健勋;罗连;黄钰倪;胡欢敏;李晓敏;莫楚榆;董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22/00;A01G22/63;A01G22/3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地址: | 523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系 溪边迁 保育 种植 秋海棠 植物 管理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溪边迁地保育种植秋海棠属植物及管理调控的方法,属于珍稀植物保育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选址水系溪边湿度大的地方,选取原生境伴生植物,搭配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由三层植物构建天然遮阳网,营造适宜秋海棠属植物生长的阴凉潮湿环境。沿溪流方向,设置滤水通道桥,净化水质。布置抓地式种植钵,钵内放置两层不同基质,上层放置播种基质,下层放置生长基质,分别提供播种期和生长期所需条件。种植钵底下可选择性地安装电动调控台,通过遥控操作,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从种子开始在异地种植栽培,更有效驯化野生秋海棠属植物,能够对珍稀濒危的种类进行迁地保育,而且具有独特的园林景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稀植物保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系溪边迁地保育种植秋海棠属植物及管理调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秋海棠属(Begonia Linn.)植物,种类繁多,叶片和花朵都具有观赏价值,该类植物叶形丰富多样,景观效果好,多为粉红色花,一簇簇挺起的花序,数量颇多的花朵,构成一道靓丽风景,极易吸引游人的眼球。近年来,非法采集具有观赏或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的现象有所增加,在线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兴起,使获取植物材料变得更加容易,随着人为干扰不断增加,导致生境遭到严重破坏,群体分布范围缩小。因此,更多的物种可能会被归类为稀有和濒危物种,需要重点保护。从迁地保护角度而言,营造适宜条件,对极小种群的保护极其重要,有些种类对所栖息地的小生境要求很高,即对水分、相对湿度、光照和温度均有一定的范围要求,长期以来居群没有扩大。2021年9月正式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蛛网脉秋海棠、阳春秋海棠、黑峰秋海棠、古林箐秋海棠、古龙山秋海棠、海南秋海棠、中国香港秋海棠等7种秋海棠属植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
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野生秋海棠属植物一般生长在的背阳面的山地阴坡,该坡面能够适合乔木和灌木生长,没有阳光直射,水气不易蒸发,湿度较高,该类植物适合生长在山谷潮湿石壁上、溪边密林石上、山沟边岩石上和山谷灌丛中等特殊地方,因此,大部分秋海棠属植物不耐热,需要在温室、阴棚中种植才能成活,大大限制了秋海棠类植物的应用范围。
秋海棠属植物种子细小,长约0.5mm,需要充分营造良好的微环境才容易萌发生长,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十分重要。
当把秋海棠属植物直接种在溪边,刚种植时,种苗自身健壮,效果较好,但是随着生长,需要与杂草进行竞争,杂草往往具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强,地上部叶片生长迅速,逐渐侵扰秋海棠属植物,此时,生长弱小,叶片明显要小得多。当人工拔除周边的杂草时,发现杂草的根系已经紧紧生长在秋海棠属植物茎状根附近,该属植物大多为茎状根,起固定植株的作用,仅仅依靠少量须根吸收养分,因此,两者强弱悬殊,如果不采取措施,则难以在溪边成功种植秋海棠属植物。
常规的园林溪流水生植物布景,物种单一,千篇一律,容易给游客造成视觉疲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从光照、温度、湿度等方面着手,通过人工营造适宜生长条件,结合园林造景,打造“宜生长、宜观赏”的近自然景观。选择春季播种,温度较为温暖湿润,经过春季的生长,积累了一定的营养物质,再度过炎热夏天,秋天为开花季节。通过异地萌发,驯化栽培,更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秋海棠属植物原生境,一般为水量较为充足,常栽培在具有散射光的半荫环境,土壤要求湿润,富含腐殖质,微酸性,排水良好,需水量应均衡而规律,忌积水。跟室内相比,室外环境空气流通,不易染病,但要注意防虫。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系溪边迁地保育种植秋海棠属植物及管理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植物园,未经东莞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3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