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811.4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婷婷;江绍静;王维波;张通;赵洋;于祥;薛生;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6;E21B43/30;E21B43/4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油气 协同 开采 循环 利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致裂封存机构及地表转运机构;其中,
致裂封存机构包括煤层气抽采装置及油气抽采装置;所述煤层气抽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输入管(12)、分离输送管(14)、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及主抽采联管(16);
油气抽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二级输入管(21)、二级分离输送管(14)、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及二级抽采联管;二级输入管(21)与主输入管(12)连接,二级抽采联管与主抽采联管(16)连接;
其中,所述主输入管(12)及分离输送管(14)内均设有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H2O输送管(24)及高温传导管(25);二级输入管(21)及二级分离输送管(14)内设有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及H2O输送管(24);
地表转运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分离装置、储存装置及辅助设备,储存装置包括煤层气储存罐(6)及二氧化碳储存罐(5);分离装置的入口端连接至主抽采联管(16),出口端分别连接至煤层气储存罐(6)的入口端及二氧化碳储存罐(5)的入口端;辅助设备包括高温炉(3)和蒸汽炉(4);煤层气储存罐(6)的出口端分别连接至高温炉(3)的入口端和蒸汽炉(4)的入口端,高温炉(3)的出口端连接至主输入管(12)内的高温传导管(25),蒸汽炉(4)的出口端连接至主输入管(12)内的H2O输送管(24);二氧化碳储存罐(5)的出口端连接至主输入管(12)内的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及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内切有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和高温传导管(25),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和高温传导管(25)相外切,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与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的管壁相切处设有一级二氧化碳流孔(34),高温传导管(25)与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的管壁相切处设有高温流孔(32);一级二氧化碳流孔(34)轴向两侧设有柔性弹簧(31),柔性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有闭孔电极(35),闭孔电极(35)的直径>一级二氧化碳流孔(34)的直径;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的外管壁外侧还设有导线管(27) ,导线管(27) 内设有导线(28);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和高温传导管(25)的两端均设有正电极挡板(29),正电极挡板(29)的一端连接导线(28),另一端通过柔性弹簧(31)连接有负电极挡板(30);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15)不与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6)和高温传导管(25)相切的管壁上还设有煤层气抽气孔(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内切有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及H2O输送管(24);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及H2O输送管(24)相外切,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与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的管壁相切处设有二级二氧化碳流孔(36),H2O输送管(24)与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的管壁相切处设有H2O流孔(38);二级二氧化碳流孔(36)和H2O流孔(38)轴向两侧也设有柔性弹簧(31),柔性弹簧(31)的另一端也连接闭孔电极(35),闭孔电极(35)的直径>二级二氧化碳流孔(36)的直径;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的外管壁外侧也设有导线管(27) ,导线管(27) 内设有导线(28);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及H2O输送管(24)的两端均设有正电极挡板(29),正电极挡板(29)的一端连接导线(28),另一端通过柔性弹簧(31)连接有负电极挡板(30);油气致裂抽采联管(22)不与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23)及H2O输送管(24)相切的管壁上还设有油气抽采孔(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8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沟污泥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多时空尺度的风力发电预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