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止辊棒起棒钉的陶瓷岩板底浆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5621.4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军;赵存河;付鹏程;张东升;黄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4B35/14;C04B35/622;C04B41/8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牛彦存 |
地址: | 5282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止 辊棒起棒钉 陶瓷 岩板底浆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止辊棒起棒钉的陶瓷岩板底浆及其应用。所述陶瓷岩板底浆的基础矿物由90~95wt%的三水铝石和5~10wt%的硅灰石组成,所述陶瓷岩板底浆的始熔温度为1260~1300℃。所述陶瓷岩板底浆能够克服辊道窑的辊棒容易起棒钉的缺陷,陶瓷岩板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成本方均得到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止辊棒起棒钉的陶瓷岩板底浆及其应用,属于陶瓷砖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陶瓷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岩板新概念在全球的火热流行,薄型陶瓷岩板日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陶瓷产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广泛运用于橱柜、衣柜和冰箱面板等家居行业。在生产薄型陶瓷岩板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岩板破损率偏高。导致岩板破损的主要原因是辊道窑前温区段(400~800℃)的位置辊棒容易起棒钉。该棒钉的形成与底浆配方及底浆的分布均匀性有密切关系。
对辊道窑前温区段的棒钉进行元素分析。作为示例,棒钉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K2O:0.47%,Na2O:1.34%,CaO:0.9%,MgO:30.9%,Al2O3:24.9%,SiO2:2.99%,Fe2O3:0.26%,SO3:36.4%,ZnO:1.67%。可以看出,棒钉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镁、氧化铝和三氧化硫。对辊道窑前温区段的棒钉进行XRD分析。棒钉的主要物相组成包括硫酸镁晶体和镁铝尖晶石晶相。目前陶瓷行业常用的底浆配方以轻烧氧化镁为主要原料,有时还搭配高岭土和/或氧化铝等辅助原料。轻烧氧化镁容易水化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硫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硫酸镁晶体。硫氧化物的来源有:①在天然气或水煤气燃烧过程辊道窑中产生少量硫氧化物气体;②坯料球磨使用脱硫循环水,脱硫循环水是经过双碱脱硫法制成,因此脱硫循环水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硫酸根离子;③坯体原料中的硫酸盐物质分解产生硫氧化物。由于辊道窑的抽烟风机通常安装在窑头位置,窑炉内气流由窑尾流向窑头方向,因此辊道窑的前温区段硫氧化物气体分布较多,这在一定程度解释了辊道窑前温区段容易起棒钉的原因。另外,氧化镁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镁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晶相。综上,当采用氧化镁为主要原料的底浆时,底浆中的氧化镁水化为氢氧化镁并脱落在辊棒上与硫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镁晶体,以及氢氧化镁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该氧化铝可能来自底浆,也可能来自辊棒的氧化铝棒浆。
棒钉除了导致岩板坯体破损以外,还会影响岩板的表面平整度和降低砖底底纹清晰程度。这是因为:氧化镁会快速水化为氢氧化镁。可水合的氧化铝常温下也会自发水化,其水化产物勃姆石和三羟铝石形成网络结构,起到胶结硬化的作用。因而底浆由于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水化而发生触变,堵塞硅胶辊筒网点,导致底浆的印刷量逐渐减少,引起砖面的底浆分布不均匀、底纹不清晰或甚至坯底无底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止辊棒起棒钉的陶瓷岩板底浆及其应用,能够克服辊道窑的辊棒容易起棒钉的缺陷,陶瓷岩板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成本方均得到优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止辊棒起棒钉的陶瓷岩板底浆。所述陶瓷岩板底浆的基础矿物由90~95wt%的三水铝石和5~10wt%的硅灰石组成,所述陶瓷岩板底浆的始熔温度为1260~1300℃。
较佳地,所述陶瓷岩板的坯体粉料为钙质坯料,所述钙质坯料的始熔温度为1145~1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5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