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68224.2 申请日: 2022-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4773082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发明(设计)人: 叶昉;成来飞;赵凯;李明星;张聪琳;崔雪峰;付志强;张立同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8/00 分类号: C04B38/00;C04B35/81;C04B35/80;C04B35/584;H01Q1/42
代理公司: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代理人: 王鲜凯
地址: 71007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对称 连续 梯度 结构 氮化 陶瓷 天线罩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天线罩具有对称连续梯度结构特征,为一体化成型和近净尺寸结构;所述天线罩沿壁厚方向从中心到表面孔隙率渐变、介电性能渐变、力学性能渐变;

所述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是按照以下步骤获取的:

步骤1:以天线罩对称连续梯度结构为对称三级结构,即上下表层与内部芯层三个区域;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对天线罩透波率进行模拟,建立芯层和表层的厚度、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参数与氮化硅透波率的关系,对这些参数的优化获得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结构方案;

(1)、芯层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优化方法为:首先拟定材料的基本参数,包括表层材料厚度d1、表层材料介电常数ε1、表层材料介电损耗tanδ1和芯层材料厚度d2,然后在CST软件中对芯层材料的介电常数ε2、介电损耗tanδ2进行优选,以满足氮化硅高透波率要求的芯层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范围为优选原则;

(2)、表层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优化方法为:首先拟定材料的基本参数,包括表层材料厚度d1和芯层材料厚度d2,然后根据优选的芯层材料介电常数ε2和介电损耗tanδ2,在CST软件中对表层材料的介电常数ε1、介电损耗tanδ1进行优选,以满足氮化硅高透波率要求的表层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范围为优选原则;

(3)、表层材料和芯层材料厚度优化方法为:根据CST计算优选出的表层材料和芯层材料的介电常数ε1、ε2和介电损耗tanδ1、tanδ2,在CST软件中对表层材料和芯层材料的厚度进行优选,确定满足氮化硅高透波率要求的表层材料和芯层材料厚度范围;

步骤2、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芯层的制备:包括凝胶注模成型预制体、预制体干燥排胶处理以及预制体中一定含量氮化物基体的制备;

根据步骤1优化的芯层厚度,设计天线罩成型的模具;

凝胶注模成型预制体:将溶剂去离子水H2O、分散剂聚丙烯酸铵PAA-NH4、pH调节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润湿剂聚乙二醇400、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氮化硅晶须Si3N4w、填料Si3N4粉体和BN纳米片球磨得到氮化硅晶须浆料;再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真空搅拌除泡;将浆料注入模具中,再经过震荡除泡后,使其在预设温度下保温实现交联固化成型;

预制体干燥排胶处理:取出天线罩内腔模具,对天线罩内腔进行包埋,并在恒温恒湿环境下干燥,使得预制体中水分完全挥发;将预制体从模具中取出,然后在有氧环境中以较慢的升温速率进行排胶除碳处理,得到各向同性、结构均匀的多孔氮化硅晶须预制体;

预制体中制备含有氮化物基体:采用与晶须预制体特殊的微米级孔隙结构相匹配的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在预制体中制备氮化物基体以完成多孔芯层的制造;

将溶剂二甲苯和陶瓷先驱体聚硼硅氮烷PSNB、聚硅氮烷PSN、聚硼氮烷PBN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真空压力浸渍,使先驱体溶液均匀分布于预制体孔隙中,将浸渍先驱体的预制体置于气氛炉中,在N2气氛下,分别在溶剂挥发温度、先驱体交联固化温度、先驱体裂解温度保温,得到Si、B、N元素比例不同的多元氮化物基体;

步骤3、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表层氮化硅纳米线的制备:在芯层表面分别选用碳热还原氮化法、硅粉氮化法、催化裂解法三种工艺制备形貌、取向不同的氮化硅纳米线;

步骤4、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表层致密氮化硅涂层的制备:将步骤3所制备的表面含有纳米线的天线罩置于氮化硅沉积炉进行表层致密化,得到对称连续梯度结构氮化硅陶瓷天线罩;

氮化硅涂层沉积工艺的具体实施方法为:采用四氯化硅SiCl4、氨气NH3作为先驱体气源,沉积温度为800~1200℃,系统压力为2~5kPa,沉积时间为120~300h;通过调整上述沉积工艺参数,制得具有不同显微结构和厚度的氮化硅涂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2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