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劳保鞋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8847.X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龙;任永成;王旭涛;刘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32;A43B1/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赖婉婷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劳保 鞋用双组份 反应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按重量份计,其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聚酯多元醇A1 70~90份;
聚酯多元醇A2 2~8份;
聚酯聚合物 5~15份;
扩链剂 2~8份;
匀泡剂 0.2~0.6份;
水 0.1~0.5份;
助剂 2~5份;
催化剂 0.1~1份;
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计,其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异氰酸酯 90~110份;
聚酯多元醇B1 35~70份;
聚酯聚合物 0~25份;
阻止剂 0.001~0.01份;
其中,
所述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B1分别独立选自乙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己二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的聚酯多元醇;
所述聚酯多元醇A2为二乙二醇、己二酸和三羟甲基丙烷进行反应制得的聚酯多元醇;
所述聚酯聚合物为己二酸、脂肪族二元醇与封端剂进行反应制备得到,所述脂肪族二元醇中至少含有新戊二醇;
所述聚酯聚合物的酸值为0.3-0.8 KOH mg/g,羟值为54-58 KOH mg/g;
所述脂肪族二元醇为新戊二醇与乙二醇、二甘醇、1 ,2-丙二醇、1 ,3-丙二醇、1 ,3-丁二醇、1 ,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所述新戊二醇的摩尔量占所述脂肪族二元醇总摩尔量的70%以上;
所述封端剂为异辛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聚合物的制备包括使己二酸、脂肪族二元醇在135~140℃下脱水,然后在210~230℃下反应1~3小时,加入封端剂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催化剂,抽真空,在210~230℃下进行反应直至物料酸值、羟值满足要求,制得所述聚酯聚合物,所述己二酸、脂肪族二元醇、封端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2:0.01~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B1的酸值分别为0.25-0.6 KOH mg/g,羟值分别为53-59KOH mg/g;和/或,所述聚酯多元醇A2的酸值为0.25-0.5 KOH mg/g,羟值为57-63KOH m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且所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占所述异氰酸酯总质量的85~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和/或,所述助剂为抗静电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摩尔比为1:0.8~1.2。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使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A2、聚酯聚合物、扩链剂、匀泡剂、助剂、水和催化剂在50~70℃下混合,制得所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使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B1、阻止剂、或/和聚酯聚合物在60~80℃下反应,待体系中NCO含量为18.8~19.5重量%,降温,制得所述B组分。
8.一种劳保鞋,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劳保鞋用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劳保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劳保鞋的制备包括使所述A组分、B组分在40~45℃下混合,然后浇注至30~40℃的模具中,成型,脱模,熟化,制得所述劳保鞋料制品,然后利用所述劳保鞋料制品制备所述劳保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8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磨圆角装置
- 下一篇:膜分离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