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1953.3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海;伍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海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3/00;B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墨铸铁 浇铸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铁水浇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两者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滑轮,左侧所述支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呈横向贯穿凹槽一并且其右端延伸至两组支架之间三分之二处,且其与凹槽一之间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架之间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内表面的左右侧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一。本发明操作简单,省事省力,避免浇铸过程中铁蒸汽吸入人体而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并且可阻挡一定滤渣的流动,提高铁水浇铸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水浇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浇铸又称铸塑,是将已准备好的浇铸原料注人模具中使其固化,获得与模具型腔相似的制品,浇铸成型的原料可以是单体、经初步聚合或缩聚的浆状物或聚合物与单体的溶液等,固化过程中通常发生聚合或缩聚反应,近年来,在传统的浇铸成型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铸塑方法,包括嵌铸、离心浇铸、流延铸塑、搪塑、滚塑等,浇铸成型具有浇铸成型时压力低,对模具和设备的强度要求不高,投资较小,对产品的尺寸限制较小,产品的内应力低的优点,故而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在对球墨铸铁件进行浇铸时,在球墨铸铁进行熔炼球化过程中,需要对球化的铁水进行扒渣处理。人工扒渣处理时,存在将铁蒸汽吸入人体造成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骨的基质合成,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而若不进行扒渣处理,掺入杂质的铁水倾倒至模具时,会影响成品质量。
为此,提出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能够操作简单,省事省力,避免浇铸过程中铁蒸汽吸入人体而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并且可阻挡滤渣的流动,提高球墨铸铁的浇铸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墨铸铁的浇铸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两者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滑轮,左侧所述支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呈横向贯穿凹槽一并且其右端延伸至两组支架之间三分之二处,且其与凹槽一之间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架之间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内表面的左右侧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一,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贮水筒,两组所述支架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二,两组所述滑槽二左右相对,且其之间滑动安装有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贮水筒左右侧外表面的上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一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且滑块与滑槽一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弹簧一固定连接,所述贮水筒的上端筒口卡接有筒盖,所述贮水筒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筒管,且其呈倒凹形结构设计,所述筒管外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四组出料口,且筒管的外部套接有筒罩,所述筒罩呈倒凹形结构设计,且筒罩下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呈倒T形结构设计并贯穿至筒管的内部,所述贮水筒下端外表面的左右侧及前后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推塞;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左右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滑球,且滑球滑动连接在滑槽二的内部,所述滑球与滑槽二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防护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出口槽,且出口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锥杆,且锥杆贯穿出口槽的上端并延伸至筒管的内部与限位杆上下对应,所述锥杆与出口槽的内壁之间呈环状等距离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呈二十至二十五度角倾斜设计,所述导流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上端槽口位置活动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一端与凹槽二内表面相铰接,且金属板的另一端与凹槽二内表面相贴,所述金属板上端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锥针。
优选的,所述筒罩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呈内环低外环高的倾斜结构设计,所述过滤板的外延边与贮水筒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筒罩的上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且立杆延伸至贮水筒内部三分之二处,所述筒盖下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筒套,且立杆的上端贯穿并滑动连接在筒套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海,未经李中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材料焊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镀铜焊丝用铜层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