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温度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2149.7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勍;卢奇;王凯;薛建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5/43 | 分类号: | C07C255/43;C07C253/3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温度 线粒体 靶向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温度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近线粒体靶向的温度探针在制备用于温度检测的荧光探针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荧光探针用于测定细胞内温度,检测温度为25‑60℃,荧光强度最大可变化约27倍。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温度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二)背景技术
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代谢活动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内的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自由基产生等活动都对线粒体的温度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些导致线粒体的温度往往与细胞中其他细胞器有着较大差别。因此,线粒体的温度状态异常常作为蛋白的过量表达以及细胞内环境的紊乱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往往能够反映线粒体的工作状态,从而作为一些疾病早期的诊疗手段,如肝硬化等多种代谢功能异常方面的疾病。然而目前市面上对线粒体温度的检测仍然有许多的缺陷,例如,无法对线粒体进行精准标记,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此外外加设备对细胞造成较大损伤。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细胞层面的以线粒体为靶向的温度检测手段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凭借着较高的灵敏性、有效的专一性以及生物体的微创性,小分子荧光探针逐渐成为了细胞层面实时检测成像的重要工具。因此,将线粒体靶向的温度检测功能赋予小分子荧光探针会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专利设计了一款对温度高灵敏度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该探针可为研究线粒体以及其他细胞器温度等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一个的有效工具,并为临床诊断领域提供早期预警。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对线粒体温度的检测存在的定位精确度低、温度敏感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检测温度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1)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甲胺水溶液和化合物(2)加入乙醇E中,80-83℃反应回流8-12h(优选80℃反应回流10h),所得反应液A经后处理A后,得到化合物(3);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三甲胺水溶液所含三甲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0~100(优选1:100);
(2)将丙二腈、对二乙氨基苯乙酮、乙酸、乙酸铵加入甲苯中,110-112℃反应回流15-20h(优选110℃反应回流18h),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B,得到化合物(4);所述丙二腈、对二乙氨基苯乙酮、乙酸与乙酸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5:4~5:5~5.5:1(优选15:5:5.5:1);
(3)将化合物(3)、化合物(4)和哌啶加入乙醇F中,80-83℃回流反应2-4h(优选80℃反应回流2h),所得反应液C经后处理C,得到式(1)所示化合物;所述化合物(3)、化合物(4)与哌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0.2~0.4(优选1:1:0.2);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三甲胺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更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乙醇E的体积以化合物(2)的质量计为43-46mL/g(优选45.45mL/g)。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后处理A为:将所述反应液A减压浓缩,用体积比为10:1的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纯化,收集含目标产物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3),为浅棕色油状物。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甲苯的体积以对二乙氨基苯乙酮的质量计为30-32mL/g(优选30.92m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2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