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夜共焦的高清监控摄像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2262.5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刘晔;陈曼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劳觅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夜 监控 摄像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日夜共焦的高清监控摄像头,包括沿入光光路依次排列的入光孔、过滤片、共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成像光线从入光孔入光,经过滤片过滤后,被共焦镜头聚焦到CCD图像传感器的共焦感光面上形成光学图像,该滤光片上分为红外截止膜区和全光谱增透膜区;设有控制器和分别连接控制器的环境光感应器和移位装置,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高于夜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移位装置把滤光片移位至其红外截止膜区对准入光光路,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低于夜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移位装置把滤光片移位至其全光谱增透膜区对准入光光路。这种结构将两块不同作用的滤光片合为一体,减少了一片滤光片,从而缩减整个摄像模组的厚度,达到减小体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摄像头领域,尤其涉及日夜共焦的高清监控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安防意识不断提高,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店铺私宅,监控摄像头的身影随处可见。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其镜头把从入光孔进入的入射光聚集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焦感光面上并在该感光面上形成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以下简称“光像”),然后图像传感器将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输出至图像显示器进行图像显示。在白天和夜晚两个不同的时间段,通过镜头聚集成像的主要入射光也不一样,在白天,入射光主要是可见光,在夜晚,入射光则主要是红外光。由于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折射率不同,其通过镜头后的成像聚焦面位置不同,所以这种结构的监控摄像头不能同时实现这两个波段的高清成像,于是在全天候监控的过程中出现一个现象:白天的监控画面很清晰,夜晚的监控画面却很模糊。
现有的监控摄像头利用一种红外共焦镜头,可以让可见光与红外光聚集到同一个成像聚焦面上,从而实现日夜共焦监控,在此基础上,还内置有两块不同作用的滤光片:一块是用于日间过滤红外光干扰的红外滤光片,另一块是用于夜间让所有色光通过的全光谱滤光片,该摄像头通过IR-CUT切换器在日间和夜间分别对应切换这两块滤光片,从而提高日夜共焦监控图像的画质清晰度。现有技术由于需设置两块滤光片,其整个镜头较厚,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日夜共焦的高清监控摄像头,其摄像模组较薄,体积较小。
一种日夜共焦的高清监控摄像头,包括沿入光光路依次排列的入光孔、过滤片、共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成像光线从入光孔入光,经过滤片过滤后,被共焦镜头聚焦到CCD图像传感器的共焦感光面上形成光学图像,该滤光片上分为红外截止膜区和全光谱增透膜区;设有控制器和分别连接控制器的环境光感应器和移位装置,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高于夜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移位装置把滤光片移位至其红外截止膜区对准入光光路,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低于夜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移位装置把滤光片移位至其全光谱增透膜区对准入光光路。
移位装置包括电磁铁,过滤片上设有接受电磁铁磁力的受磁物,移位装置具体通过电磁铁通电对受磁物施加磁力,来对滤光片进行移位。
在共焦镜头的镜筒上固定有对抗该镜头热胀冷缩形变的调焦合金套。
调焦合金套呈筒状套住共焦镜头镜筒。
本发明给出的监控摄像头包括面盖,所述入光孔开在面盖内侧板中央。
面盖内侧板上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灯珠,灯珠包括LED灯珠和红外灯珠;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高于夜阈值且低于亮阈值则控制器控制LED灯珠点亮,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高于暗阈值且低于夜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红外灯珠点亮一级亮度,环境光感应器感应到的环境光强由高于暗阈值变为低于暗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红外灯珠调高亮度。
控制器还连接有人体感应器,人体感应器感应到有人靠近,则控制器控制已点亮的灯珠调高亮度且/或让未点亮的灯珠保持熄灭。
本发明给出的所述LED灯珠和所述红外灯珠交替排成一圈围在入光孔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2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