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拼装的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5176.X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0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献忠;赵强;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B23K25/00;B2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任崇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结构 拼装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拼装的辅助设备,包括直槽形支撑架,所述直槽形支撑架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夹具,两个所述L形夹板之间固定有匚形把手,所述直槽形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所述导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转动的传动轴,所述双向丝杠中部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本发明中,通过两个连接杆均带着焊筒板相互靠近移动,两个焊筒板组成焊筒自动套接在两个钢筋的对接位置,两个钢筋之间的夹紧固定与焊筒的布置均实现机械自动化,省去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固定钢筋和布置焊筒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拼装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计施工中,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并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应的使用建筑施工辅助装置辅助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钢筋会根据作业需要对钢筋进行接长,常见接长钢筋的方法是采用电渣压力焊将钢筋接长,接长时,需要使用夹具分别将两个钢筋竖向对接固定好,然后在两个钢筋的对接位置套接上焊筒,并在焊筒里面放置焊药,然后利用焊接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对接端部融化,最后下压顶部钢筋使两个钢筋的端面紧密接触,实现钢筋焊合在一起;
整个钢筋焊接过程人力投入较大,钢筋一开始用夹具固定,以及后期将夹具从钢筋上拆卸下来,都需要反复多次用手调节夹具,费时费力,不利于快速用夹具将钢筋固定,也不利于快速将夹具从钢筋上拆卸下来,并且在后期拆卸焊筒时,传统的做法也是人工手动拆卸,拆卸时也会有使用过剩的焊药洒落到地面上,既浪费了焊药,又影响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拼装的辅助设备,通过电机带着顶轮转动释放顶绳,在两个连接轮的传动作用下使底轮同步转动收卷底绳(顶绳与底绳的长度及在直槽形支撑架内部的布置状态参照说明书图13),在底绳的牵引下使多个传动齿块依次与匚形把手底部夹具上的齿轮一、匚形把手顶部夹具上的齿轮一及传动轴上的齿轮二啮合传动,多个传动齿块带着齿轮一转动使夹具上螺杆一转动,与螺杆转动的挤压块向L形夹板的端部移动,从而使相邻的L形夹板与挤压块配合将两个钢筋夹紧固定,多个传动齿块带着齿轮二转动使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蜗杆带着双向丝杠转动,从而使两个连接杆均带着焊筒板相互靠近移动,两个焊筒板组成焊筒自动套接在两个钢筋的对接位置,两个钢筋之间的夹紧固定与焊筒的布置均实现机械自动化,省去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固定钢筋和布置焊筒的工作效率,通过电机反向转动使顶轮转动收卷顶绳,此时底轮同步转动释放底绳(顶绳与底绳的长度及在直槽形支撑架内部的布置状态参照说明书图12),在顶绳的牵引下使多个传动齿块先与齿轮二啮合使齿轮二带着传动轴反向转动,接着再与齿轮一啮合使齿轮一带着螺杆一反向转动,传动轴反向转动使双向丝杠反向转动从而使两个焊筒板逐渐相背离移动带着焊药与焊合后的钢筋分离(两个焊筒板分离状态参照说明书图7),螺杆一反向转动使挤压块与L形夹板分离释放钢筋,焊筒的拆卸与钢筋夹持后的释放同样实现机械自动化,省去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释放钢筋和拆卸焊筒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5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