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运动鞋减震功能多状态评测装置及其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5640.5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彭飘林;丁绍兰;刘昭霞;吕美莲;侯霞;杜坚;华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A43D1/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运动鞋 减震 功能 状态 评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运动鞋减震功能多状态评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评测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壳体,且固定壳体顶端开设有用于工作台穿入的开口槽,所述固定壳体壁体内焊接连接有用于工作台上下移动的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从工作台壁体中穿过。本发明通过冲击假肢来代替传统的冲击头,冲击假肢由第一假肢部件和第二假肢部件构成,这样通过第一假肢部件和第二假肢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冲击假肢在连接柱上的旋转运动,在配合旋转板带动冲击假肢转动,这样可以模拟人体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本装置可以全面的对鞋底功能进行评测,评估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鞋功能评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运动鞋减震功能多状态评测装置及其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减震功能评测仪器是通过收集自由落体冲击头与鞋底上表面之间的冲击力峰值、达到冲击力峰值的时间、能量变化等数据以此标准鞋底的减震功能,但由于人体在运动状态下,对鞋底作用力并非垂直,而是具有一定角度,而传统的减震功能评测仪器只能以单一的模式进行评测,评测不够全面;
同时传统的减震功能测试仪器为固定一体式结构,整体体积较大较为笨重,这样不便于进行搬运,整体便捷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运动鞋减震功能多状态评测装置及其评测方法。
本实用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运动鞋减震功能多状态评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评测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壳体,且固定壳体顶端开设有用于工作台穿入的开口槽,所述固定壳体壁体内焊接连接有用于工作台上下移动的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从工作台壁体中穿过;
所述评测机构包括有与工作台垂直焊接的竖板,且竖板通过第一旋转筒和第二旋转筒与旋转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连接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且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通过第二导向杆焊接连接,所述上支撑杆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所述第二导向杆从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中穿过,且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两者相对的一面分别螺栓固定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上活动板顶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对的一端为异名磁极,所述下活动板底面与连接柱顶端焊接连接,且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冲击假肢;
所述冲击假肢由第一假肢部件和第二假肢部件构成,且第一假肢部件面向于第二假肢部件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假肢部件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假肢部件壁体内贯穿有与其轴承活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第二假肢部件面向于第一假肢部件一侧焊接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伸入至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内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从固定板中并与固定板焊接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伸入至第二凹槽,且转动杆和第二旋转轴上均销轴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并且两者上的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壁体内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且固定壳体内壁上焊接连接有横板,所述工作台一侧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横板平行的凸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旋转轴键连接,且第三旋转轴从横板中穿过并与横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套有与其共轴心线的螺纹杆,且螺纹杆从凸板中穿过并与凸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为中空管状,其内壁与第三旋转轴外壁不接触,所述螺纹杆顶端从固定壳体顶壁穿出并与固定壳体轴承活动连接,且螺纹杆内壁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半段壁体内开设有空腔,且竖板下半段壁体开设有通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四旋转轴和第五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一端与第五旋转轴顶端均销轴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且两者上的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旋转轴另一端从竖板壁体中穿出并与旋转板焊接连接,且第四旋转轴与第一旋转筒共轴心线,所述第五旋转轴底端贯穿竖板壁体并插入至通槽内,且第五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与竖板壁体均为轴承活动连接,所述通槽贯穿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黎明职业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5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精密连接器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艺术摄影相机镜头处的遮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