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6871.8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6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博;王天时;周傲;马骁;徐梦炜;王尚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47/12 | 分类号: | H04L47/12;H04L47/27;H04L45/2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苗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高效 rdma 传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所述传送方法包括RDMA数据包重传和RDMA智能流控机制,所述RDMA智能流控机制包括有链路状态反馈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所述RDMA数据包重传包括以下步骤:S1、发送节点维护发送窗口,记录当前待发送及已发送为收到确认的数据包编号;S2、依窗口记录的编号顺序依次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包;S3、接收方收到数据后,构建确认数据包。该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通过研究在广域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网络拓扑、流量特征、机器学习的传输特征实现有机的整合,提出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技术,通过精细化拥塞控制与流控制策略来最大化带宽利用率解决数据处理效率低和传输时延过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机器学习跨域数据传输爆炸式增长,为了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处理效率,RDMA技术允许用户态的应用程序直接读取和写入远程内存,而无需CPU介入多次拷贝内存,并可绕过内核直接向网卡写数据,实现了高吞吐量、超低时延和低CPU开销的效果。当前RDMA在以太网上的传输协议是RoCEv2,但其不像TCP协议那样有滑动窗口、确认应答等机制来实现可靠传输,一旦出现丢包,依靠上层应用检查到了再做重传,会大大降低RDMA的传输效率,导致了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传输的远程直接数据存取(RemoteDirectMemoryAccess/RDMA)网络抖动与乱序激增等问题。随着分布式网络乱序、丢包和拥塞的出现,当前RDMA技术的丢包重传机制导致重传流量占比直线上升,造成RDMA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了数据处理效率低和传输时延过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研究在广域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网络拓扑、流量特征、机器学习的传输特征实现有机的整合,提出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技术,通过精细化拥塞控制与流控制策略来最大化带宽利用率解决数据处理效率低和传输时延过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高效的RDMA传送方法,所述传送方法包括RDMA数据包重传和RDMA智能流控机制,所述RDMA智能流控机制包括有链路状态反馈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所述RDMA数据包重传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送节点维护发送窗口,记录当前待发送及已发送为收到确认的数据包编号。
S2、依窗口记录的编号顺序依次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包。
S3、接收方收到数据后,构建确认数据包。
S4、送方收到确认数据包后,根据确认数据包中的确认位更新发送窗口,并计算每个数据发的发送延迟,并根据期待位发送对应的数据。
S5、发送方计算最近N个数据的平均发送延迟T,及方差delta。
S6、发送方以时间阈值k为周期,遍历窗口内所有数据包,对于当前遍历的数据包,如果属于数据已经发送且尚未收到确认,计算其确认等待时延W,如果W大于或者等于T+delta,重新发送该数据,并将其发送时间更新为当前时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确认位记录当前已经收到且尚未发送确认信息的数据包编号,以及希望立刻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发送方。
优选的,所述发送延迟为收到确认包的时间减去数据发送的时间,所述等待时延为当前时间减去数据发送时间。
优选的,所述链路状态反馈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出现超过参数x个数据包超时没有收到确认包时,发送方发送链路状态咨询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