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Ni,Pt)Al耐高温材料及应用、β-(Ni,Pt)Al粘结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7767.0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张皓博;刘原;宫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21/00;C22C30/00;C25D3/50;C25D5/50;C22F1/10;C22F1/04;C23C10/08;C23C14/32;C23C14/16;C23C14/30;C25D5/12;C23C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i pt al 耐高温 材料 应用 粘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及应用、单相β‑(Ni,Pt)Al粘结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包括以下原子百分含量的组分:30~60at.%Al,0.04~0.2at.%活性元素,2~9at.%Pt和余量的Ni,所述活性元素包括稀土元素、Hf、Zr和Ti中的两种。在本发明中,所述铂能够减小耐高温材料中铝的活度,从而抑制耐高温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服役过程中铝向基体扩散,从而减少耐高温材料中铝的流失避免β相向γ'相退化,使得耐高温材料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仍保持优良的抗氧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及应用、单相β-(Ni,Pt)Al粘结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障涂层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对合金部件起隔热作用的陶瓷层和抗高温氧化腐蚀的粘结层。粘结层位于金属基体和陶瓷层之间,改善了涂层、基体之间的热膨胀差异,缓解了体系的热应力,阻碍了氧气氧化基体。
β-NiAl是一种长程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存在于Ni50Al50合金。由于金属键和共价键共存的特性,Ni50Al50的熔点Tm为1638℃,具有制备超高温热障涂层粘结层的先决条件。此外Ni50Al50有较低的密度(5.9g/cm3)、较高的杨氏模量(240GPa),因此长期以来作为高温结构器件的备选材料而得到广泛关注。β-NiAl具有优良抗高温氧化性能,其抗高温氧化性能主要基于能够形成具有低生长速率的单一完整的α-Al2O3氧化膜。然而β-NiAl体系的粘结层中的Al在高温的环境下长期服役会向基体转移,从而减少粘结层中Al的含量进而降低β-NiAl体系粘结层的抗氧化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及应用、单相β-(Ni,Pt)Al粘结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仍会保持较高抗氧化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包括以下原子百分含量的组分:
所述活性元素包括稀土元素、Hf、Zr和Ti中的两种。
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镧、铈、镝、钬、铒、铥和镥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相β-(Ni,Pt)Al耐高温材料作为热障涂层中粘结层的应用;
所述粘结层为单相β-(Ni,Pt)Al粘结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相β-(Ni,Pt)Al粘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含有两种活性元素的β-γ'双相镍铝合金;
在基体表面制备Pt层;
将所述含有两种活性元素的β-γ'双相镍铝合金在所述Pt层表面制备双相β-γ'粘结层;
对所述双相β-γ'粘结层进行渗铝处理,在所述基体表面得到单相β-(Ni,Pt)Al粘结层。
优选的,所述制备Pt层的方式包括电镀;
所述电镀的电流密度为0.5~2A/dm2,所述电镀用镀铂液的温度为90~100℃,所述电镀的时间为15~60min。
优选的,所述镀铂液包括亚硝酸二氨铂、硝酸铵、亚硝酸钠和氨水;
所述镀铂液中亚硝酸二氨铂的质量浓度为15~20g/L,硝酸铵的质量浓度为98~102g/L,亚硝酸钠的质量浓度为8~12g/L,氨水的质量浓度为48~52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7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