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信任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0752.X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耿庆鹏;王小雨;马书惠;王良;张亚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任 验证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零信任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攻击者在内网中的横向攻击。该方法包括:策略引擎接收来自边缘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策略引擎在确定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合法后,创建虚拟PEP;策略引擎向虚拟PEP发送访问请求对应的数字证书,向边缘设备发送虚拟PEP的地址;数字证书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及访问权限;边缘设备向虚拟PEP发送访问请求;在访问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且访问权限允许访问请求访问目标系统的情况下,虚拟PEP与目标系统建立连接。本申请可用于零信任验证过程中,用于解决内网容易被横向攻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信任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远程办公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防护建设理念已无法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挑战,局限性正日益凸显。对于企业的内部网络来说,一旦攻击者突破企业的内部网络的防护边界,则攻击者便可获得该内部网络的“合法身份”,从而可以在内部网络不受阻碍地进行横向攻击。
为应对上述问题,零信任技术应运而生。零信任技术是一种基于零信任原则(任何网络位置都不值得信任/任何未经验证的设备都不值得信任)建立的企业网络安全策略,可以防止企业的内部网络数据泄露,限制企业的内部网络中的攻击者的横向移动和攻击破坏。但是,目前零信任技术还不成熟,体系架构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地验证用户的访问请求。因此,企业的内部网络仍存在被非法入侵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零信任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有效地防止攻击者在企业的内部网络中的横向攻击,保证企业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零信任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策略引擎接收来自边缘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策略引擎在确定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合法后,创建虚拟策略执行点;策略引擎向虚拟策略执行点发送访问请求对应的数字证书,向所述边缘设备发送所述虚拟策略执行点的地址;数字证书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及访问权限;边缘设备向虚拟策略执行点发送访问请求;在访问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且访问权限允许访问请求访问目标系统的情况下,虚拟策略执行点与目标系统建立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策略引擎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应的访问权限;策略引擎根据私钥,将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加密,得到数字证书;策略引擎向边缘设备发送私钥对应的公钥;边缘设备向虚拟策略执行点发送公钥;虚拟策略执行点根据公钥,解密数字证书,以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创建虚拟策略执行点,包括:在目标系统为高风险级系统的情况下,创建虚拟策略执行点。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边缘设备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结束访问请求;边缘设备根据结束访问请求,与虚拟策略执行点断开连接,释放虚拟策略执行点占用的资源。
本申请提供的零信任验证方法,使得策略引擎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先对访问请求进行初步的身份信息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创建用于访问系统的虚拟策略执行点,并通过数字证书,在虚拟策略执行点再次进行访问请求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验证,验证通过后才能访问该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即便是通过身份信息验证的用户(如称为可信用户),在访问保存有重要资源的系统时,也需要在虚拟策略执行点中进行再次验证,可以有效地避免攻击者通过伪造身份后,在企业内网的横向攻击,保证企业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