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1724.X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双庆 |
主分类号: | A62C5/00 | 分类号: | A62C5/00;A62C31/00;A62C31/28;A62C3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宣海燕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灭火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灭火器,包括内筒和设置于所述内筒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和自顶壁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内筒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壁盖合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口,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抵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灭火剂被点燃后,形成的气溶胶喷射朝顶壁喷射,气溶胶直接经顶壁反弹至灭火剂的燃烧面,部分气溶胶经顶壁的反弹至第二侧壁,并在第二侧壁的引导下到达灭火剂的燃烧面,从而增强了灭火剂燃烧处的火焰压力,能够加快灭火剂的燃烧速率,以提升气溶胶在单位时间的喷射量和喷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灭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CN212593614U公开了一种灭火容器及装置,包括螺钉锁紧的第一壳体和端盖,第一壳体具有开孔朝向相同的圆形的第一安装槽和环形的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壁端口与端盖之间留有较大的气流通道,第一安装槽内放置灭火剂,在第二安装槽内放置冷却剂,灭火剂燃烧所释放的灭火物质首先向端盖所在方向喷射,接着便在气流通道内沿着端盖内表面横向流动,畅通无阻地进入第二安装槽内,通过第二安装槽内的冷却剂对灭火物质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灭火物质从第二安装槽底部的喷孔向外喷出。
本领域中,对于此类灭火器,在灭火剂量一定的前提下,既希望灭火器的体积更小,又希望灭火剂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燃烧从而更快地释放出气溶胶,以提高灭火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灭火器,既能够使得灭火器的体积更小,而且能够使得灭火剂在更短的时间内燃烧并释放气溶胶,从而提高灭火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灭火器,包括内筒和设置于所述内筒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和自顶壁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内筒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壁盖合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口,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抵接,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从所述顶壁到所述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侧壁依次分为第一环带区域、第二环带区域和第三环带区域,所述第二环带区域上设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在径向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环带区域与所述底壁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灭火剂;
所述气溶胶灭火器还包括热敏线,所述热敏线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灭火剂内,所述热敏线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排气口,在所述环形空间内围绕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绕行,并从所述第一侧壁的过线口穿出,所述过线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并贯通所述第一侧壁的下沿;
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口,多个所述喷口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上分布,所述喷口与所述第三环带区域在径向上相对,以在所述热敏线点燃灭火剂后产生的气溶胶喷射至顶壁,经顶壁反弹至灭火剂处,再依次经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环形空间,最后从所述喷口喷出。
优选的,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所述喷口与所述第三环带区域的轴向中部对应。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数量与所述喷口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在所述气溶胶灭火器的周向上,相对应的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喷口的位置相同。
优选的,多个所述排气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口和若干个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口的周向长度,在所述气溶胶灭火器的轴向上,一个所述第一排气口与两个所述喷口的位置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口与一个所述喷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热敏线穿过所述第一排气口。
优选的,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三环带区域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一环带区域、所述第二环带区域的轴向长度总和之比为3.5-4.2,所述第二环带区域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一环带区域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8-2.2。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环带区域的轴向长度为2.5-3.5mm,在所述内筒的周向上,所述排气口的周向长度至少为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双庆,未经李双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驱动非接触式传送机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电池铝塑膜检测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