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及医疗设备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3995.9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徐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78 | 分类号: | A61N1/378;A61N1/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心脏 医疗 设备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及医疗设备控制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心脏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心脏监测数据;心脏治疗模块,用于向患者输送治疗;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心脏监测数据控制所述心脏治疗模块的工作状态;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心脏监测模块、所述心脏治疗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与外部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交互,与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电能和/或医疗数据。本发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为医疗设备补充电能和/或与医疗设备传输数据,保证医疗设备长时间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及医疗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包括有植入式起搏器(Pace Maker,PM)、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采用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技术的设备,如CRT、CRT-D等一类对心脏进行治疗的且植入在人体内部的医疗器械设备。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一般有一根或多根电极导线植入到心腔内部,电极导线在心腔内部感知心脏的电信号(心电信号)并传回到植入在皮下的主机内,主机在感知到特定的心电信号后,发送出治疗脉冲到电极导线的末端并进入心脏完成治疗。植入式起搏器(PM)的工作原理是对心脏的节律进行矫正管理,其持续地发出心脏刺激的低电能脉冲信号,以保证正常节律的心脏搏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工作原理是当心脏发生室颤或者室速的时候,ICD感知到这两种特定的心电波形后,ICD主机会释放一个高电能的脉冲对心脏进行除颤治疗,使得心脏恢复到正常心电波形和窦性搏动,ICD是当室颤或室速的时候才会释放治疗脉冲。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设备(CRT)的工作原理是对心脏的两个心室进行同步的起搏刺激(类同PM的起搏刺激方式),使得心脏的两个左右心室进行同步的收缩和舒张,以缓解和治疗心衰。CRT-D则同时兼具有CRT和ICD的功能。这一类的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都是经静脉植入式设备,其电极导线经过静脉到达心脏心腔,其主机都是植入在锁骨下方附件的皮下。因此上述中的ICD也称为TV-ICD(Transvenous ICD,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还有一类ICD称为全皮下植入型除颤器(S-ICD)。S-ICD也是当心脏发生室颤或者室速的时候,S-ICD感知到这两种特定的心电波形后,S-ICD主机会释放一个高电能的脉冲对心脏进行除颤治疗,使得心脏恢复到正常心电波形和窦性搏动,S-ICD也是当室颤或室速的时候才会释放治疗脉冲。不同于TV-ICD,S-ICD的电极导线也是被植入在皮下(不进入静脉或心腔),一般在胸骨附近与胸骨平行,S-ICD的主机是植入在腋下方的皮下。
另外有一类植入式心电监测设备(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ICM),其通过在胸廓前心脏附近的表皮下植入,ICM即可以采集到其植入位置两点之间的心电信号。
在当前市面常见的PM、TV-ICD、CRT、CRT-D、S-ICD、ICM这一类设备(如美敦力、雅培、波科、百多力、圣犹他等品牌),其都可以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和/或治疗信息保存在主机内,当和与之配套的程控仪进行连接时,可以将存储的信息和数据传输到程控仪。这一类植入式医疗设备有一个重要指标即电池续航寿命,当前这类设备的电池寿命从3年到10年不等,为综合兼顾电池寿命,一般在半年一次要求患者随访,以使用程控仪调整和检查植入式医疗设备并传输保存存储在植入式医疗设备里的数据。同时为最大化延长电池寿命,对心脏的监控也是取最少所需信息量的监测。例如,PM、TV-ICD、CRT、CRT-D、S-ICD对心电信号的感知所获取的心电信息就远远少于ICM所监测及存储到的心电信息。
上述这一类的限制就使得当前这一类植入式心脏医疗设备对心脏的监测参数种类比较少、监测和存储的数据简单、监测的时长也受到限制;同时患者需要回到定期回到医护专家处进行随访检查;另外当前这一类的设备的核心数据监测情况和治疗情况都脱机存储在植入式本地,不能及时地多频次地反馈到医护中心进行诊断评估,对患者设备情况及心脏情况的评估不及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