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索防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4720.7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薇;张成勇;章富明;王帅;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索 护套 | ||
本发明涉及桥梁缆索领域,公开一种缆索防护套。缆索防护套,包括:弧形件,设置为一对,一对弧形件相对设置并拼接成筒体结构,在两个弧形件的结合面处,两个弧形件中的一者设有密封凸起,另一者设有密封凹槽;卡箍组件,包括一对弧形卡箍,一对弧形卡箍相对设置并套装于筒体结构的端部,且一对弧形卡箍可拆卸地相连接;其中,卡箍组件两端的内壁均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环形凸起,筒体结构两端的外壁设有供环形凸起卡入的环形凹槽。通过两个弧形件拼接成筒体结构并利用卡箍组件进行固定,无需从缆索的一端进行拆装,使用更方便。同时,两个弧形件的结合面以及弧形件与卡箍组件之间均形成密封结构,能够防止水汽进入到筒状结构内导致缆索锈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缆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缆索防护套。
背景技术
常见的桥梁缆索的外部一般会套设有防护套。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套通常设置为套筒形状,从缆索的一端穿入。但是这种防护套不便于更换,并且在安装在缆索之后,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雨水进入到防护套内部而导致缆索锈蚀。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套不便于安装拆卸并且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索防护套,能够达到便于拆装且密封性更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索防护套,包括:
弧形件,设置为一对,一对所述弧形件相对设置并拼接成筒体结构,在两个所述弧形件的结合面处,两个所述弧形件中的一者设有密封凸起,另一者设有供所述密封凸起伸入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凹槽均沿所述筒体结构的轴向延伸;
卡箍组件,包括一对弧形卡箍,一对所述弧形卡箍相对设置并套装于所述筒体结构的端部,且一对所述弧形卡箍可拆卸地相连接;
其中,所述卡箍组件两端的内壁均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环形凸起,所述筒体结构两端的外壁设有供所述环形凸起卡入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箍组件的内壁设有沿所述卡箍组件的轴向延伸的定位块,所述筒体结构两端的外壁均设有供所述定位块卡入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弧形卡箍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定位块,各个所述弧形件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弧形壳体,所述弧形壳体的数量设置为一对,各个所述弧形壳体均设置为弧形结构,一对所述弧形壳体相对设置且套装于所述筒体结构外侧,并且一对所述弧形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弧形壳体的拼接缝与一对所述弧形件的拼接缝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弧形壳体的拼接缝之间和/或一对所述弧形件的拼接缝之间填充有耐火阻燃胶。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壳体的外壁设有点状凸起和/或点状凹坑。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凹槽的数量均设置为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并且至少两个所述密封凸起沿所述筒体结构的壁厚方向依次分布,至少两个所述密封凹槽沿所述筒体结构的壁厚方向依次分布。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缆索防护套,通过两个弧形件拼成的筒体结构套装于缆索外部以对缆索进行防护。通过在两个弧形件的结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凸起与密封凸起配合的密封凹槽,密封凸起和密封凹槽组成密封结构以防止水汽等从两个弧形件之间的结合面之间进入到筒体结构内部。同时,卡箍组件能够对两个弧形件进行固定,并且卡箍组件设置的环形凸起能够与筒体结构外壁上的环形凹槽相配合组成密封结构,以防止水汽等从筒体结构的端部进入到筒体结构的内部。同时,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后,使得筒体结构与卡箍组件能够相互定位,从而防止二者沿轴向相对窜动而脱离,进而提高缆索防护套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4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