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5801.9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7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乔枫;谢锦林;陆全明;桑龙龙;金龙;杨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直热六硼化镧 等离子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它包括模块化组成的六硼化镧发射体,由导电电极首尾相连;所述发射体下方为多层复合结构组成的热反射、隔热背板,四周由热反射、隔热侧板包围;所述导电电极与六硼化镧模块之间以柔性石墨纸填充导电,对六硼化镧直热式加热;所述背板下方安装隔热支撑架,用于等离子体源整体安装。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加热效率高,工作寿命长,能产生大范围等离子体环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阴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
背景技术
热阴极等离子体源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射电子,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十九世纪末期,爱迪生发现,金属加热到足够的温度后便可发射电子,这就是最早期的热阴极。早期的热阴极使用钨钍等金属,后来发现一些碱土金属氧化物也能发射电子,并且电子发射率更高。随即发展出氧化物阴极源,其最具代表的则是氧化钡阴极源。但是这种氧化物等离子体源容易发生中毒,并且电子发射寿命较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Lafferty发现一些金属的化合物同样具有发射电子的能力,如六硼化镧。这种金属化合物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并且不容易与空气发生中毒反应,同时具有极高的电子发射率。这使得它在大电流密度下成为理想的选择。这种材料经常用作空心阴极,用于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大面积的等离子体源能够营造大尺度的等离子体环境,是很多等离子体实验的必须条件。然而,目前为止常见的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的尺寸较小,一般小于1cm,国内还没有实现大面积的六硼化镧阴极源。只有国外极少数机构,如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制了相对较大的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尺寸能达到10cm。但是这种六硼化镧阴极源是间接加热式的,达到六硼化镧工作温度所需的热功率较高。
为了能够达到相对较高的加热效率,我们设计了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以用于产生大范围高电离的等离子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前六硼化镧阴极源的尺寸小,热损失严重,加热效率较低的缺点,并且能够以较为简单的模块化结构,以较低成本实现长寿命大尺寸等离子体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分离加热式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
本发明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设计目标,使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包括六硼化镧发射体;所述六硼化镧发射体包括多根六硼化镧模块,所述多根六硼化镧模块由导电电极首尾相连;所述发射体下方为多层复合结构组成的热反射和隔热背板,发射体四周由热反射侧板和隔热侧板包围;所述导电电极与六硼化镧模块之间以柔性石墨纸填充导电,对六硼化镧直热式加热;所述背板下方安装隔热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隔热支撑柱用于等离子体源整体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包括六硼化镧发射体,导电电极,侧板,背板和支撑架五大部分。所述六硼化镧发射体由多根直径为5mm-10mm的圆柱型六硼化镧模块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构成;所述导电电极,由电极压块、电极压块端子和电极绝缘底座构成,底座和压块都开有直径大于六硼化镧模块的半圆型凹槽,上下压合,夹持固定六硼化镧模块,通过电极压块端子接直流电源,对六硼化镧发射体通大电流,利用焦耳热加热;所述侧板和背板都包括热反射层和隔热层,减小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以更小的加热功率达到六硼化镧发射体工作温度;所述支撑架,为隔热支撑柱与背板之间附加绝缘垫块以螺栓相连。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直热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圆柱型六硼化镧模块平行放置在电极绝缘底座中,两端分别电极压块或电极压块端子相连,每个电极压块连接两个六硼化镧模块,电极压块端子连接一个六硼化镧模块,六硼化镧模块首尾相连,形成“S”型结构,两端由电极压块端子引出。
所述电极绝缘底座及其与背板的连接螺栓为氧化铝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5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水量混合垃圾专用收集车
- 下一篇:一种煤矿下料用防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