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蓄热工业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5898.3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柯来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9/04 | 分类号: | F27B19/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蓄热 工业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蓄热工业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为双向燃烧的加热炉,包括左侧氩气吸热通道、右侧氩气吸热通道、两个燃烧炉膛、工作炉膛和氩气循环系统。两个燃烧炉膛位于工作炉膛的两侧,氩气吸热通道位于燃烧炉膛的外部,工作炉膛设有钨管,钨管内设有熔池。燃烧炉膛与工作炉膛之间、燃烧炉膛与左右侧氩气吸热通道之间设有传热碳砖。氩气循环系统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加热炉的两端,每组氩气循环系统分别设有氩气自蓄热换热器、氩气泵、氩气循环管路和氩气缓冲罐。本发明优化了加热炉的结构,使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提高了加热炉的热效率,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蓄热工业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加热炉是利用先进的蓄热技术对热载体进行加热的装置,它具有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冶金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油页岩干馏炼油行业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蓄热加热炉大都为内燃式。蓄热加热炉按其燃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顶燃式,底燃式、侧燃式三种。
蓄热式加热炉实质上是高效蓄热式换热器与常规加热炉的结合体,主要由加热炉炉体、蓄热室、换向系统以及燃料、供风和排烟系统构成。蓄热室是蓄热式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主体,它是填满蓄热体的室状空间,是烟气和空气流动通道的一部分。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199298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燃式蓄热加热炉,由干气炉和蓄热加热炉两部分组成,燃烧室设置于外部干气炉内,蓄热和换热在蓄热加热炉内进行,干气炉和蓄热加热炉之间通过烟气管道联接在一起。这种外燃式蓄热加热炉热效率高、安全性高、适应性强。但是该外燃式蓄热加热炉不能作为煤气化、炼铁、电石生产的工业加热装置或热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蓄热工业加热装置,优化加热炉的结构,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节能环保,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式蓄热工业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为双向燃烧的加热炉,包括左侧氩气吸热通道、右侧氩气吸热通道、两个燃烧炉膛、工作炉膛和氩气循环系统。两个燃烧炉膛位于工作炉膛的两侧,左侧氩气吸热通道位于左侧燃烧炉膛的外部(包括上部、下部、左侧部和工作炉膛的左上部),右侧氩气吸热通道位于右侧燃烧炉膛的外部(包括上部、下部、右侧部和工作炉膛右上部)。燃烧炉膛的两端设有蓄热式燃烧器,工作炉膛设有包括但不限于1~1000支钨管,钨管内设有熔池。工作炉膛与燃烧炉膛之间的隔墙设有传热碳砖,燃烧炉膛与左、右侧氩气吸热通道之间的隔墙设有传热碳砖,左侧氩气吸热通道和右侧氩气吸热通道设有蓄热体。氩气循环系统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加热炉的两端,每组氩气循环系统分别设有氩气自蓄热换热器、氩气泵、氩气循环管路和氩气缓冲罐。自蓄热换热器设有左右两台蓄热器,每台蓄热器的一头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出口与氩气缓冲罐连接,入口与氩气泵的出口连接。左蓄热器的另一头分别与左侧氩气吸热通道和工作炉膛连接,右蓄热器的另一头分别与右侧氩气吸热通道和工作炉膛连接,与工作炉膛连接处设有插板。
加热炉包括气化炉、电石炉和炼铁炉,其它加热炉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顶部蓄热体、侧部蓄热体和底部蓄热体的两端设有通道,通道处设有插板,底部蓄热体、侧部蓄热体和顶部蓄热体通过通道依次串联连通,通过插板的开闭实现流向变化。蓄热式燃烧器包括燃料预热室和空气预热室,燃料预热室设有燃料入口、燃料出口和尾气出口,空气预热室设有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尾气出口。氩气中可添加1~3(v)%的氢气。
钨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石墨炉管、碳纤维炉管或碳纤维与其它碳基材料复合制成的炉管代替。钨管或炉管外加保护层,保护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耐高温金属、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工作炉膛温度为1600℃时用石墨炉管代替钨管,工作炉膛温度为2600℃及以上时用碳纤维炉管代替钨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柯来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柯来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5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