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7617.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光;袁小鹏;陈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A61G7/057;A61G7/07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压力 损伤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属于医用照护装置领域,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左右两端均固定电磁模块,放置槽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放置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床体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排气口,放置槽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存储盒,存储盒接近排气口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矩形槽,存储盒中部放置有铁网盒,铁网盒中放置有干冰,存储盒上侧盖有密封盖,密封盖上端固定安装有四个热敏电阻,当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与床垫长时间接触温度过高时,装置将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抬起腾空,使得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血液可以流通,对床垫降温,使得患者不需要照护人员翻身操作,减少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照护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常出现在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与床垫接触部分,患者在养老院、居家和医院护理中常见的防止压力性损伤方法只是简单的将患者的身体进行翻动,对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进行按摩处理,促进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血液流动。
由于患者运动功能丧失,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照护人员需要使用较大体力将患者身体翻动,且由于患者体质各异,照护人员不易及时发现患者身体需要进行翻动操作,这就导致患者依旧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情况,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当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与床垫长时间接触温度过高时,装置将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抬起腾空,使得患者背部和臀部骶尾处血液可以流通,以及对床垫进行降温,使得患者不需要照护人员进行翻身操作,且减少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几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防止压力性损伤的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左右两端均固定电磁模块,所述放置槽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放置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床体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放置槽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存储盒,所述存储盒接近排气口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矩形槽,所述存储盒中部放置有铁网盒,所述铁网盒中放置有干冰,所述存储盒上侧盖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端固定安装有四个热敏电阻,所述密封盖靠经排气口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前后两个滑动槽中部滑动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推板接近排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槽打开后,铁网盒中干冰升华吸热,且热敏电阻在干冰的作用下温度降低,使得热敏电阻温度降低后电阻增大,使得电磁模块功率降低,推板下降使得患者重新躺在床垫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模块和永磁铁相接近的一面磁性相反,且电磁模块与热敏电阻电性连接,使得热敏电阻通过电阻大小的改变,控制电磁模块与永磁铁之间磁斥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且热敏电阻形状为圆饼形,使得热敏电阻电阻变化与温度变化成反比,且热敏电阻温度可以接近床垫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矩形凸起,且矩形槽前后两端边缘开设有与矩形凸起相匹配的卡扣槽,使得插板可以在矩形槽中部欢动,且插板可以将矩形槽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与存储盒的长度相同,且挡板中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半圆槽,使得排气口可以即使将存储盒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排出,且半圆槽便于照护人员打开密封盖将从存储盒上侧取出,便于照护人员添加干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未经南通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7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