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7787.6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盈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66;D06P1/651;D06P1/645;D06P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00 | 代理人: | 严米明 |
地址: | 2155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甲醛 固色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印染助剂的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包括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铵、脂肪醇、二乙胺、反丁烯二酸、过硫酸钠、苯扎溴铵、纳米二氧化锌、醋酸乙烯酯以及去离子水。该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氯化铵、脂肪醇、二乙胺、反丁烯二酸、过硫酸钠、苯扎溴铵、纳米二氧化锌、醋酸乙烯酯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制成,制得的环保固色剂保湿效果更好,固色效果极佳,耐碱耐高温性极强,不会对织物造成不良化学影响,出现色变等问题,且不含有甲醛,固色剂的性能好,经济实惠,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助剂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织物织造过程中,有些染料染色色泽虽然较为亮丽,但是由于湿处理牢固度不佳,褪色和粘色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使得织物本身显得较旧,同时在遇水时容易褪色,更容易造成与其他织物相互沾色。因此,为了避免这些织物出现褪色的现象,就应运而出了固色剂,固色剂是提高染料在织物上颜色耐湿处理牢度所用的助剂。传统的固色剂含有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绿色纺织品。这是因为在织物的织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不含重金属离子和不产生游离甲醛。一般传统的活性染料固色剂基本都含有甲醛,如双氰胺与甲醛缩合的树脂作为固色剂,这类固色剂的性能好,经济实惠。但是含醛固色剂容易引起染色物的色变、手感粗糙等,特别是甲醛含量较高,影响人体穿着的健康,已不符合国际纺织品要求。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一般传统的活性染料固色剂基本都含有甲醛,如双氰胺与甲醛缩合的树脂作为固色剂,这类固色剂的性能好,经济实惠。但是含醛固色剂容易引起染色物的色变、手感粗糙等,特别是甲醛含量较高,影响人体穿着的健康,已不符合国际纺织品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包括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铵、脂肪醇、二乙胺、反丁烯二酸、过硫酸钠、苯扎溴铵、纳米二氧化锌、醋酸乙烯酯以及去离子水;
所述成分组成配比如下:
氯化铵5%、脂肪醇10%、二乙胺3%、反丁烯二酸2%、过硫酸钠10%、苯扎溴铵20%、纳米二氧化锌5%、醋酸乙烯酯5%、去离子水40%。
进一步的,一种环保性无甲醛耐湿固色剂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的氯化铵与10%的过硫酸钠混合研磨,研磨充分之后加入3%的二乙胺溶液,得到物料I;
S2:将2%的反丁烯二酸与40%的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制备成质量浓度为42%的反丁烯二酸溶液,得到物料II;
S3:将10%的脂肪醇、5%的醋酸乙烯酯与20%苯扎溴铵进行混合,搅拌混合的同时并进行升温,升温到80℃,并同时保持搅拌20min,在进行搅拌的同时滴加酸性溶液,保持滴加酸性溶液与搅拌时间同步,滴加20min的酸性溶液,搅拌与滴加同步完成之后,静止该溶液等温度降低至60℃,并在60℃的温度之下再次搅拌50min,然后加入5%的纳米二氧化锌溶液,进行加热,将溶液温度加热到90℃,在90℃的温度之下搅拌20min,搅拌完成之后,将溶液降低到30℃-40℃,得到物料III;
S4:将得到的物料I、物料II以及物料III进行混合,升温到60℃,并进行搅拌,同步搅拌30min,将搅拌之后的溶液降温到30℃,即得固色剂。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锌的粒径为40-80nm,所述25%纳米二氧化锌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等同重量的强酸进行酸化处理,制备成纳米二氧化锌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处理中选用的强酸为盐酸或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盈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福盈化学(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7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半导体封装件和堆叠半导体封装件
- 下一篇:换电机器人及换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