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五轴数控磨床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476.3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载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2;B24B55/06;B24B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002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卡死回零 机构 应用 数控 磨床 | ||
1.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零检测部分(1),所述回零检测部分(1)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原点开关盒(11),原点开关盒(11)内活动插接有原点开关杆(12),原点开关杆(12)上安装有弹性复位装置,原点开关杆(12)用于检测数控磨床中移动部(93)的运动,原点开关盒(1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向数控中心发送信号的触片,原点开关杆(12)上安装有与触片匹配的触头;
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活动套接在原点开关杆(12)外侧的撞板(22),撞板(22)用于对原点开关杆(12)的周侧进行撞击;
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用于推动撞板(22)的内杆(33);
卡死检测部分(4),所述卡死检测部分(4)包括抵在原点开关杆(12)外侧的顶板(41),顶板(41)用于检测原点开关杆(12)对原点开关盒(11)的横向挤压力;
驱动部分(5),所述驱动部分(5)用于启动动力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原点开关盒(11)内部的支座(31),支座(3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外杆(32),外杆(32)与支座(31)之间安装有压簧一,内杆(33)活动插接在外杆(32)的内部,内杆(3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34),限位块(34)与外杆(32)之间安装有压簧二,支座(3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卡住限位块(34)的卡块(35),外杆(3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卡块(35)的推杆(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1)滑动插接在原点开关盒(11)的内部,顶板(41)上安装有弹性支撑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5)包括活动套接在原点开关杆(12)外侧的底板(51),外杆(32)固定安装在底板(51)上,底板(51)上设置有竖板(52),顶板(4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竖板(52)的推板(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33)贯穿底板(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点开关盒(11)通过紧固件(81)安装在数控磨床上,撞板(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1)上,原点开关盒(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复位板(82),复位板(82)的两端分别抵住紧固件(81)和支撑板(21),复位板(82)上设置有复位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内设置有喷气机构(6),喷气机构(6)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气室(61),撞板(22)上设置有喷头,气室(61)内设置有出气孔,喷头通过导气管(62)与出气孔连通,出气孔内活动安装有堵孔板(63),限位块(34)用于推动堵孔板(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内设置有对气室(61)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7),充气机构(7)包括气筒(71)和活塞杆(72),活塞杆(72)与原点开关杆(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1)靠近原点开关杆(12)的一侧设置有辊轴(43)。
10.一种五轴数控磨床,该五轴数控磨床应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卡死回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91),所述主机体(91)上设置有滑轨(92)和移动部(93),回零检测部分(1)安装在滑轨(92)上,移动部(93)上设置有用来挤压原点开关杆(12)的原点挡块(9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载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纳载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4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发动机油路供应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