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贴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733.3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苏记华;杜跃武;王文龙;孟伟华;付冲;刘先强;辛富兵;张松昊;王树利;张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贴合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包括:下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下箱体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上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上箱体内设有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与上箱体和下箱体中的一者连接,用以驱动两者相互靠近围成密封空间;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两者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负压产生器,与上箱体或者下箱体的内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个贴合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完成的,因此,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液晶显示设备超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晶基板玻璃技术生产领域薄化品生产已成趋势,在超薄基板玻璃深加工之前,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需要将薄化品的光电显示玻璃贴合在正常厚度的载板玻璃表面,贴合要求贴合严密且无气泡。
目前,光电显示用超薄玻璃的贴合过程中,首先在光电显示玻璃的表面涂覆胶水,然后再通过再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在一起,贴合过程中容易在两者之间产生气泡,良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该玻璃贴合装置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气泡,提高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
下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
上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一者连接,以使得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所述上箱体靠近所述下箱体并接合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围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及
负压产生器,与所述上箱体或者所述下箱体的内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上模组件沿横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下模组件沿纵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吸附平台,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吸附孔。
可选地,沿远离所述内腔方向,所述吸附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
横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横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横向移动;
纵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纵向移动;
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用于固定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
安装板,设于所述上箱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