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757.9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贾继亮;李奥杰;肖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6 | 分类号: | G08B1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被盗 报警装置 防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方法,本发明涉及电缆防盗技术领域,由监测系统和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监控中心以及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监测系统用于对电缆的工作数据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判断电缆是否为正常工作,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对电缆进行监控定位,判断出电缆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监测和监控的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后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中。该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方法,通过先监测电缆是否发生异常,然后在判断电缆发生异常的位置,最后再判断电缆发生的异常为故障停电还是人为偷盗,使得人员更好的了解电缆状况,监测时间快,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是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然而电缆会经常受到非法分子进行偷盗,使得人员无法第一时间知晓,且当电缆发生异常时,无法判断出电缆是发生故障停电还是人为偷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方法,解决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知晓,且当电缆发生异常时,无法判断出电缆是发生故障停电还是人为偷盗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被盗报警装置,由监测系统和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监控中心以及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监测系统用于对电缆的工作数据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判断电缆是否为正常工作,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对电缆进行监控定位,判断出电缆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监测和监控的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后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中,当电缆发生被盗时,及时发生预警信号提醒后台人员,所述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一体化,使其为各个设备进行供电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有无线传输模块和参数数据监测模块以及数据设置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以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由单稳态触发器对电缆的单稳态时间进行监测,判断单稳态时间是否为定值,当单稳态时间为定值时,则电缆为正常状态,当单稳态时间发生变化时,则判断出电缆发生异常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单稳态时间T的正常范围值变化,防止参数数据监测模块在监测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监测的单稳态时间在数据设置模块中的阈值内变化时,则电缆为正常状态。
进一步的,电缆监测到异常时,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向电缆注入低压脉冲信号,根据脉冲信号的往返时间判断出电缆被盗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系统判断出电缆发生被盗的具体位置后,定位系统再对电缆的电压和电流数据,之后使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监控中心中,所述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生成故障原因和检测参数与对应的二维数组进行比较,生成不同故障的原因,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数组为电缆断电的两种情况,第一种为停电模式,即为三相四线同时没有电压和电流,第二种为人为盗割模式,即为三相四线不会同时断电。
进一步的,一种电缆的防盗方法,包括电缆被盗报警装置,其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在数据设置模块中设置单稳态时间T的正常范围值变化,防止参数数据监测模块在监测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监测的单稳态时间在数据设置模块中的阈值内变化时,则电缆为正常状态;
S2、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由单稳态触发器对电缆的单稳态时间进行监测,判断单稳态时间是否为定值,当单稳态时间为定值时,则电缆为正常状态,当单稳态时间发生变化时,则判断出电缆发生异常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