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863.7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荣;张敏;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调节 机构 神经内科 检查 托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包括:托举装置本体,所述托举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托举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筒安装在底盘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安装筒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本发明通过第二双轴电机也能够带动第三转动杆进行一定的转动,并且第三转动杆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同时对底盘调节一定的高度,且通过控制面板能够自动的控制底盘的高度,保证了使用时的巧妙性,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以前的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去伪存真、去粗采精,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多年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诊治疾病的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将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经过整理和归纳,并加以系统地研究(包括循证医学的研究),才发展为内科学,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获得治病的本领,既要善于读书,又要勤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如此多年的深研苦钻,才能成材。
神经内科属于内科中的一种,目前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托举装置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一定的限位较差,但是现有的托举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使用手动来进行调节托举装置的高度,且调节过程中不能自动智能化的进行调节,因此损耗了大量的时间,且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限位过程中同时也要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来进行特殊的调节,以此来降低患者的负担,且舒适度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托举装置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一定的限位较差,但是现有的托举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使用手动来进行调节托举装置的高度,且调节过程中不能自动智能化的进行调节,因此损耗了大量的时间,且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限位过程中同时也要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来进行特殊的调节,以此来降低患者的负担,且舒适度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包括:
托举装置本体,所述托举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托举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