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及船艇糊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0004.X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明;刘常;曹孔玉;张玉石;杜兴刚;刘佩佩;赵春华;牟茂源;李成岗;赵月;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50 | 分类号: | B63B73/50;B63B73/6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王钧锡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船艇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及船艇糊制工艺,包括带有卷布、铺布、压紧、喷树脂功能的糊制工艺工具、辊压工具、视觉检查工具、工具快换库、工艺执行机器人、龙门架、外模定位车,工具快换库与工艺执行机器人可同步沿龙门架滑动,糊制工艺工具包括铺布机构、辊压机构、卷布机构、喷树脂机构,糊制工具可带动毡布到达指定糊制位置,糊制时,将船模放置到外模定位车上后,工艺执行机器人带动糊制工艺工具糊制毡布,采用辊压工具进行辊压,辊压完毕后视觉检查工具进行气泡检测,检测完成后对气泡位置进行二次辊压。本发明采用机器人倒挂结构,不与糊制好的毡布接触,所制船体质量大幅提升,可连续作业,且整体糊制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艇建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及船艇糊制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岸线长,海域辽阔,目前玻璃钢船艇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玻璃钢船艇具有节省木材和钢材、维修方便、材质轻、耐腐蚀、可整体成型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玻璃钢船艇制作通常采用手工糊制,在手工糊制成型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艇体内作业,为保证工作人员有站立的空间,必须对艇体进行分段糊制,分段糊制需要等待树脂固化(2-3小时)后,工作人员才能再次进入艇体作业,该阶段糊制过程为2-3天,作业效率低;在每段的糊制过程中,需要糊制7层左右的毡布,糊制作业前需混合好树脂胶,并在树脂胶固化前完成这层的铺覆、涂胶和滚压,连续的作业甚至使操作人员来不及喝水或休息,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并且采用的酚醛树脂胶易挥发苯酚和甲醛,容易危害职业健康,而且作业人员构成复杂,不易于船厂管理,随着国内社会的进步和可用劳动力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玻璃钢船厂面临着招工难管理难的情况,且人工糊制效率低,作业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及船艇糊制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包括带有卷布、铺布、压紧、喷树脂功能的糊制工艺工具、辅助工艺工具、工具快换库、工艺执行机器人、龙门架、外模定位车,所述外模定位车位于龙门架下方,用于对船模进行定位,所述工具快换库与龙门架上方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工具快换库与工艺执行机器人固定连接可实现工具快换库与工艺执行机器人同步移动,所述糊制工艺工具及辅助工艺工具放置于工具快换库上方,所述辅助工艺工具包括辊压工具、视觉检查工具,所述工艺执行机器人与糊制工艺工具及辅助工艺工具之间通过快换盘连接;
所述糊制工艺工具包括铺布机构、辊压机构、卷布机构、喷树脂机构,所述铺布机构、辊压机构、卷布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铺布机构及辊压机构安装于同侧,所述卷布机构安装于与铺布机构垂直的侧面,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辊压毛毡辊、第一气缸及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辊压毛毡辊由第一气缸带动伸缩,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辊压毛毡辊与第一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气缸下方安装喷树脂机构,所述铺布机构包括第二气缸、铺布压辊,所述铺布压辊由第二气缸带动伸缩,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铺布压辊与第二气缸之间,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安装有夹布夹爪,两个所述夹布夹爪间的距离可根据布的宽度调节。
上述的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还包括工艺跟随车,所述工艺跟随车位于龙门架侧面,用于放置系统电控箱及供胶系统。
上述的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还包括自动供布裁布机构,所述自动供布裁布机构安装于外模定位车侧面对应的龙门架下方。
上述的一种玻璃钢船艇糊制装置,所述自动供布裁布机构包括自动供布单元及毡布修剪单元,所述自动供布单元包括布辊、升降换卷机构及裁切机构,所述布辊数量与毡布种类相对应,不同所述布辊高度不同,所述升降换卷机构包括与布辊数量相对应数量的夹持机构、第三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三气缸带动安装板上下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裁切机构位于升降换卷机构远离布辊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0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产品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下压移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