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及运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0650.6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亲;温从丛;王贤川;黄雪丽;马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12 | 分类号: | A63B22/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万珠明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脚 结合 康复 运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及运动方法,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有骑行架以及联动架;所述骑行架的中部穿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联动架的上端穿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联动架的下端穿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设有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上设有两根手摇轴、减速齿轮组以及传动轴;所述手摇齿轮经减速齿轮组与传动齿轮相联动;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本发明可以使得使用者进行手脚结合式的运动康复,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康复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及运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术后需要长期卧床静养的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缺失,易导致肢体尤其是下肢功能萎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康复锻炼。患者可以通过护理人员来辅助、指导康复锻炼,但存在人工护理费时、费力的缺陷,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进行人工护理,费用高昂;目前有一些用于康复用的锻炼装置,但是存在手脚无法一起结合康复运动,使得患者容易疲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及运动方法。本发明可以使得使用者进行手脚结合式的运动康复,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康复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有骑行架以及联动架;所述骑行架的上端设有坐垫,骑行架的中部穿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脚踏;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联动架的上端穿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联动架的下端穿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设有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上设有两根手摇轴、减速齿轮组以及传动轴;所述手摇轴上设有手摇齿轮和手摇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齿轮和第五锥齿轮;所述手摇齿轮经减速齿轮组与传动齿轮相联动;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上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多根减速轴,减速轴上设有减速齿轮,其中第一个减速齿轮与手摇齿轮相啮合,最后一个减速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前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所述第四转轴的端部连接有转动杆和内齿套;所述转动杆上转动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和内齿套的内齿相啮合。
前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所述手摇柄的高度高于坐垫0.8-1.2m。
前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的运动方法,使用者坐于坐垫上,双脚踩踏于脚踏上,双手握于手摇柄上,利用手部摇动手摇轴,经过齿轮减速组合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将动力通过第四锥齿轮和第四转轴传递至第三锥齿轮和第三转轴上,在通过第三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反馈至第一齿轮,以此使得第一转轴转动带动脚踏转动,进而使得腿部配合脚踏转动形成康复运动;
或者使用者双脚踩踏踏脚形成骑行动作,利用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将动力传递至第三转轴和第三锥齿轮,然后利用第三锥齿轮将动力传递至第四转轴和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再通过第五锥齿轮、传动齿轮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再使得手摇轴转动,使其带动手柄转动,进而使得手部配合手摇柄的转动形成康复运动;
或者使用者手部和脚部一同发力,形成两者的结合运动,使得手部和腿部一同形成康复运动。
前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的运动方法,将手摇柄的高度设置在坐垫上方的0.8-1.2m,使得使用者双手能够完全展开,在手部摇动时完成大范围的康复动作。
前述的手脚结合式康复运动装置的运动方法,通过减速齿轮组实现减速提力,提高运动强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0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