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盐促生菌ACP81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0792.2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巧玲;张小平;李爱博;黄志远;卞方圆;江波;王志高;朱锦茹;钟哲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50;C12N9/42;C12N9/26;C02F3/34;C12R1/125;C02F10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简柱杰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耐盐促生菌 acp8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为具体涉及一株耐盐促生菌株ACP81(Bacillus subtilis),分离于竹笋废弃物,其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1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24288;所述耐盐促生菌株ACP81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圆形,白色,直径1.0~3.0mm,不透明,表面扁平且粗糙,边缘不整齐,产生气味,且该菌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如图示。本发明所述耐盐促生菌株ACP81接种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后,菌种耐盐浓度达到20%,半致死浓度为6%。本发明所述的菌株由于其耐盐性及安全性,可应用于修复盐碱地和降解竹笋加工废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和生态修复领域,涉及一株耐盐枯草芽孢杆菌ACP8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土壤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一类土壤,结构不稳定,保肥保水性低,会引起植物发育不良、甚至死亡,阻碍了农、林业持续发展。而且,人类依旧面临粮食储备不足、森林资源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修复盐碱地使之成为后备土地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资源问题。
生物修复盐碱地是顺应科技发展、避免二次污染的一种高效且清洁方式。一方面,生物修复是利用有益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提高菌体、植物自身耐盐抗性。例如,诱导植物产生ACC-脱氨酶降低乙烯合成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抑制作用;产生IAA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刺激植物大量根毛形成,并调节植物组织中的K+、Na+平衡,进而促进植物生长;或合成L-谷氨酸等胞内相容性溶质分子,以调节细胞渗透压及膜流动性,并充当碳源或氮源,从而加强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微生物具有固氮、解磷、产酶等特殊功能,可调节土壤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例如,微生物分泌有机酸(草酸、琥珀酸、醋酸)调节土壤pH、抑制或促进其他本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铵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或产生水解酶(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促进微生物、植物的生理代谢速率,从而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以适应不良环境。
另外,竹笋加工废液中含有盐分、糖分、木质素、纤维素等复杂物质。随意排放,不仅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可逆破坏、周边空气和植物生长均受到影响。因此,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竹笋加工废液,有目标地筛选耐盐菌株对该类废液进行降解使之符合林地排放标准,同时又能改善土壤自身环境,即在水-土壤-植物形成完整的循环体系。因此,筛选具有耐盐、高效产酶的微生物成为该技术领域突破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耐盐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ACP8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供了一种耐盐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ACP81的应用,该菌用于盐碱地修复和降解废液。
其中菌株保藏:本发明的一株耐盐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CP81 是发明人自行筛选得到的,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1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24288。
所述耐盐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ACP81,细菌为不规则圆形,菌落粗糙,不透明,白色,直径1.0~3.0mm,边缘锯齿状,质地干燥,菌株数量级达到107cfu/g以上,所述耐盐促生菌株16S rDNA核苷酸序列如图示。
本发明提供的耐盐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ACP81,盐胁迫(NaCl浓度为1%~20%)条件下,菌株能够正常生长,NaCl浓度为6%为该菌的半致死浓度。
本发明提供的耐盐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ACP81,在高盐胁迫下具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DPC码的解码的提前收敛
- 下一篇:水力发电自动调节式电压通用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