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胶圈及装有防渗胶圈的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2206.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傅蒙;陈真阳;李志祥;吴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正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71/02;C08L51/08;C08K7/26;C08K3/06;C08K5/5425;E03F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安朋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胶圈 装有 地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渗胶圈及装有防渗胶圈的地漏,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该种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体的顶部卡装有地漏盖,地漏体的外侧卡装有防渗胶圈,防渗胶圈的侧壁上模压有若干圈挡水凸缘;该防渗胶圈由改性丁苯橡胶和改性丙烯酸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其中改性丁苯橡胶由液态低聚丁苯橡胶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聚合而成,改性丙烯酸树脂由丙烯酸先与羟基硅油酯化反应,制成含有接枝硅氧烷的丙烯酸酯,之后再与丙烯酸和其他丙烯酸酯共聚,配合蒸汽加压硫化,使得改性丁苯橡胶和改性丙烯酸树脂侧链上的硅氧烷充分水解,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在反复吸水过程中不易剥离,且保持良好的韧性以及稳定长效的吸水膨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渗胶圈及装有防渗胶圈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包括浇注在地面中的地漏体以及安装在地漏体中的地漏芯,地面到其下面排水系统的排水横管的距离一般会在300mm以上,有的甚至会超过600mm,地漏安装使用过程中,水容易沿着地漏体和地面的安装间隙渗漏,导致下一层住户顶面渗水,维修难度大。
遇水膨胀橡胶是一类兼具橡胶弹性和遇水膨胀双重特性的特种橡胶,可以在保持橡胶高弹性、耐压缩变形的同时具有吸水膨胀和保水功能,使用这类材料可以解决橡胶发生永久变形和水泥材料凝固时因材料收缩而引起的防水止漏不严等密封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吸水膨胀橡胶主要有橡胶/聚环氨酯、通用橡胶/吸水树脂和特种橡胶/吸水树脂三类,其制备方法是将橡胶与吸水树脂进行共混,达到吸水膨胀的目的,由于橡胶与吸水树脂共混结合强度不高,吸水树脂反复吸水膨胀、干燥收缩,导致吸水树脂与橡胶剥离,造成力学性能下降,吸水稳定性变差,进而导致防渗能力下降,难以实现长效防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渗胶圈及装有防渗胶圈的地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渗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体的顶部适配卡装有地漏盖,地漏体的外侧适配卡装有防渗胶圈,防渗胶圈的侧壁上模压有若干圈挡水凸缘,当水从地漏体与地基的缝隙处渗漏时,防渗胶圈吸水膨胀,使得防渗胶圈体积变大,紧密填充在地漏体与地基之间,实现阻水防渗的效果。
所述防渗胶圈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
改性丁苯橡胶90-110份、改性丙烯酸树脂25-35份、白炭黑30-60份、活性剂1-5份、硫磺0.5-3份、硫化促进剂1-3份、片碱0.2-0.4份、引发剂0.3-1份和色基1-2份。
改性丙烯酸树脂由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A1:取二甲苯和正丁醇以体积比为2:1混合成溶剂,加入丙烯酸和羟基硅油搅拌混合,油浴升温至58-65℃,搅拌状态下滴加钛酸四异丙酯,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50-60min,丙烯酸和羟基硅油进行酯化反应,制成改性液备用;
步骤A2: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二甲苯混合成共聚液,将改性液加入共聚液中搅拌混合,升温至80±5℃,搅拌状态下滴加AIBN的甲苯溶解液,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0-40min,将反应液减压旋蒸,得到透明胶液,过程中丙烯酸与改性液中的硅氧烷接枝丙烯酸酯以及其他丙烯酸酯共聚,在聚丙烯酸的侧链上引入硅氧烷,制成改性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地,步骤A1中丙烯酸、羟基硅油和溶剂的用量体积比为1:1.2-1.5:2-4。
进一步地,步骤A2中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二甲苯的体积比为1:0.15-0.2:0.1-0.2:1-1.5。
进一步地,改性液和共聚液的用量体积比为1:2.6-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正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正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