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3380.4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梁卫星;李海彪;张旭日;陈彦行;赵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集秀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0 | 分类号: | B65G57/00;B65G47/74;H01M4/26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赵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极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码料台和限位机构,码料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码料杆,若干码料杆平行排列设置,若干码料杆的一端伸出码料台;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码料杆上,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若干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下端部与码料杆靠近码料台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限位板通过升降气缸与码料杆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码放电池极板的码料区间。本发明通过设置码料台,码料台是那个固定有若干码料杆,将极板水平排列放置在码料杆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将排列整齐的电池极板限位固定,避免极板倾倒,实现极板的水平排列码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电源之一,靠内部化学反应储存电能或向用电设备供电,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铅蓄电池的两个电极由活性物质和支撑及导电用的“集电体”组成,一般为片状多孔体,称为极板。极板是铅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主要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进行,极板分为正极板与负极板,正极板与负极板都由板棚和涂覆在板棚上的活性物质(铅膏)组成。
极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好的极板逐片堆叠码垛,以便于运输,同时减少存放空间。现有公开号为CN11259983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极板叠片整理输送线。该专利包含叠片输送机构、连续自动叠片机构和自动整理机构,连续自动叠片机构设置在叠片输送机构的上料端,自动整理机构设置在叠片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叠片输送机构包含叠片输送机架、缓存顶升机构和输送链条及其驱动机构;缓存顶升机构包含缓存顶升底座、缓存顶升气缸和缓存顶升台,缓存顶升底座上设置有链条托轮,缓存顶升气缸带动缓存顶升台升降,缓存顶升台上设置有叠料缓存检测传感器;该专利通过叠片输送机构、连续自动叠片机构和自动整理机构相互配合,可以进行连续的极板片料堆叠、输送、缓存和整理。
但是该方案采用的是对极板片料进行堆叠码放的方式,下方的极板片需要承受较大大压力。一方面,容易使下方的极板片受压变形;另一方面,成形的铅膏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粉化并从板棚上脱落,导致板棚上附着的活性物质减少,进而影响了电池内部的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通过设置码料台,码料台上固定有若干平行排列的码料杆,将极板水平排列放置在码料杆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排列整齐的电池极板限位固定,避免极板倾倒,实现极板的水平排列码放,解决了现有对极板片料进行堆叠码放,容易使下方的极板片受压变形,且成形的铅膏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粉化并从板棚上脱落,导致板棚上附着的活性物质减少,进而影响了电池内部的导电性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包括码料台和限位机构,所述码料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码料杆,若干所述码料杆平行排列设置,若干所述码料杆的一端伸出码料台。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码料杆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若干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端部与码料杆靠近码料台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升降气缸与码料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码放电池极板的码料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板采用“L”形板,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与码料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与“L”形板的一边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的另一边与码料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码料杆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开有若干槽口,所述“L”形板的另一边与槽口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集秀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集秀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3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