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3834.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娟;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莫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9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污染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包驱动轮浆、浮板、壳体和清理单元,驱动轮浆安置于浮板的两侧,壳体安装在浮板的上方,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链板和收集框,第一从动辊和第一主动辊通过第一链板连接,并倾斜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板,并与第一主动辊连接,收集框设置在浮板的尾端。由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辊旋转,带动第一链板循环传递,以此将水垃圾逐步运输至第一链板的上方,然后落入至收集框,实现对水垃圾的收纳,无需人为夹持水中垃圾,对水垃圾的处理效率高效,并且避免工人有落水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过多的水垃圾会导致河湖水生态遭到破坏,影响到河湖中动物的生存。
现有的去除水垃圾的方法多为人工使用工具夹持水中的垃圾,避免水垃圾导致河湖水生态遭到破坏,保证河湖中动物的生存。
但是人为夹持水中垃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工人有落水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夹持水中垃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工人有落水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驱动轮浆、浮板和壳体,所述驱动轮浆安置于所述浮板的两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浮板的上方,还包括清理单元;
所述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链板和收集框,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一主动辊通过所述第一链板连接,并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辊连接,所述收集框设置在所述浮板的尾端。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链板、第一辅助轮、第一联动辅助轮和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通过所述第二链板连接,所述第二链板位于所述收集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辊的外部,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辊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支撑杆和刮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刮片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刮片靠近所述第二链板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挡条,所述挡条与所述刮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挡条与所述第二链板的下端面接触。
其中,所述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还包括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两个延伸板和锯片,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锯片设置于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
其中,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驱动马达、套筒、杆体、斜轮、活动轴和两个定位杆,所述套筒安置于所述延伸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马达贯穿所述套筒的一侧并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斜轮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杆体的外部,所述活动轴相对于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滑动设置,且所述活动轴依次贯穿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并与所述锯片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均与所述活动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斜轮的两侧。
其中,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两个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且所述转轮与所述斜轮的侧壁接触。
其中,所述壳体的后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挡板。
其中,所述浮板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浮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3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