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3869.1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勇;杨坤禹;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 治疗 多室束流 请求 排序 算法 | ||
1.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具体方法为:
S1,首先明确质子笔形束扫描技术的治疗时间序列和计算算法;以每个治疗室质子笔形束扫描时间请求的时间序列和照射野角度为基础,结合质子辐射蒙特卡洛辐射剂量模拟计算和实测剂量的结果;
S2,束流照射时间计算;
S3,质子治疗系统外照射个人剂量估算;
S4,质子束流请求排序算法逻辑;
S5,治疗室准备就绪后束流进行请求;
S6,技术员进入治疗室;
S7,整体束流请求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执行束流请求;
S8,判断各治疗室状态,再分配束流,并优化各个治疗室的等待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对于各个治疗室的束流请求顺序和总请求束流时间,有明确记录和计算,质子治疗中的点扫描方式中,其中扫描过程中逐层扫描,继续逐点切换,每个射野下的照射时间定义为三类时间之和:能量层切换时间,扫描点的切换时间,以及在扫描点上的停留时间,其中,总的请求束流时间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治疗时间,Tls,i是第i层的能量层切换时间,Tss,i,j和Td,i,j分别是第i层和第j个扫描点的点切换时间和剂量传递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计算方法为,依据蒙特卡洛模拟对各个治疗室的穿透屏蔽体辐射值进行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算法逻辑为,所有治疗室射野角度按出束方向依据蒙特卡洛模拟穿透剂量和实测剂量结果分四类:左(约181°-359°),右(约1°-179°),上(约0°),下(约180°),具体该治疗室的射野角度分类依据蒙特卡洛模拟的穿透计量结果决定,如果增加的为固定束治疗室,则该室的束流不参与排序,可优先治疗,因为固定束治疗室不会增加相邻治疗室的穿透屏蔽体辐射量,但固定室内技术人员是否在室内,仍受相邻治疗室出束的影响,此处四类角度的具体分类受各个治疗室和治疗系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治疗射野位于左、右方向作为正对左右、隔壁治疗室的判断条件;
每个治疗野治疗时间Beam-on time为2-5min,此时如果该治疗野正对隔壁治疗室出束,则射野正对治疗室为Forbidden time,直到Beam-on time结束,技术员摆位时间Occupation time为5-10min,此时治疗室门开放,可能需要进出治疗室进行再次摆位,则需要时间10-20min,患者影像采集时间约为5min,技术员再次进入治疗室撤离患者的时间Occupation time约为2分钟,治疗室无人时间约为2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方法为,判断射野是否有正对治疗室,如果无,可直接请求束流;如果有正对治疗室,则判断是否有技术员摆位,提供选择是否继续束流请求流程,否:取消本次射野,并提示不允许的角度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的具体规则为,判断本治疗室是否处于Forbidden time,如果处于请等待Forbidden time结束后再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38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