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5810.6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婷;郭建华;陆影;孙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91 | 分类号: | C07D307/91;C07D333/76;C07D221/20;C07C211/54;C07C211/61;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四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较深的HOMO能级,不易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结构中含有的氘原子或氚原子,能够有效的改善与相邻有机功能层匹配度差的问题,使得载流子的传输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减少了载流子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进而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两个三芳胺结构之间桥连位置引入氘原子或氚原子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更佳。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四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人们对电致发光现象的认识起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并对载流子注入电极的改良、载流子注入和电致发光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发光过程所需要的高驱动电压一直是阻碍它发展的重要原因。直到1987年,由美国柯达公司率先攻克这一难关,才又掀起了研究EL现象的热潮。1995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问世至今,发展成为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显示技术,其具有自发光、视角广、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色域广、工作电压低、面板薄、尺寸和形状设计灵活、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等特性,被誉为“梦幻般的显示器”。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经向着实用化、商品化发展,各种性能优良的材料不断出现,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都达到了实用水平,但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仍需进一步提高。现在OLED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开发新型发光材料和新型载流子传输材料、探索新的器件制造工艺以及新的器件结构、研究发光机理。这对空穴传输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能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可以提高空穴在器件中的传输速率,使得空穴传输速率与电子传输速率达到平衡,空穴和电子能够在发光层中有效符合。此外,性能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能够降低空穴注入过程中的能量势垒,使得空穴注入效率提高,从而实现器件的效率、寿命和亮度的提高。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空穴传输材料的传输速率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导致器件的发光效率难以提高。且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匹配能级的能力不佳,从而导致器件寿命较低等问题。因此,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空穴传输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于空穴传输层材料的热稳定性差或空穴传输能力不足进而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降低以及使用寿命衰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胺化合物,所述四胺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结构,
所述L0选自化学式2、化学式3或它们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氘、氚、氰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5的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5的脂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相邻的两个R2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a1选自0、1、2、3或4;
所述Ra、Rb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5的脂环基、C6~C30的芳基、C3~C25的脂环和C6~C30的芳环的稠合环基、或者Ra、Rb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所述m选自1、2、3、4或5;
所述L1~L7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单键或化学式2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n选自1、2、3、4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谷鞘氨醇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