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6674.2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彬沣;张薛城;韩乐宾;庄昱;万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7/00;B01J19/00;G01N30/02;G01N21/78;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赵荔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尿液 检测 疾病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上基片层(200),所述上基片层(200)上开有上进液口(201);
中间恒温反应层,所述中间恒温反应层包括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在上基片层(200)的下侧,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下侧连接有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和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之间具有检测反应通道,所述中间恒温反应层上具有能和检测反应通道连通的检测液存储池和进样液存储池,中间恒温反应层上设有至少一个能给检测反应通道加热且和检测反应通道隔离的加热槽;所述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朝下的一端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设有加热丝,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上排布有若干第一导热液体进液口(305),所述加热槽外侧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排布有若干和第一导热液体进液口(305)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热液体进液口(401),所述加热槽处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设有热敏感液体储存室(411),所述加热槽外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可滑动地连接有导电棒(602),所述导电棒(602)相对加热槽设置的一侧设有绝缘杆(601),所述绝缘杆(601)远离导电棒(602)的一端塞入热敏感液体储存室(411),所述绝缘杆(601)上套装有绝缘的复位弹簧(900),所述复位弹簧(900)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复位弹簧(900)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电棒(602)相对加热槽设置的一侧,所述导电棒(602)两侧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均连接有加热控制导电片(700),所述导电棒(602)两侧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还均连接有出液控制导电片(800),所述导电棒(602)和出液控制导电片(800)接触,导电棒(602)和出液控制导电片(800)接触且脱离加热控制导电片(700)时,加热丝停止加热,第一控制开关(501)和第二控制开关(504)分别控制进样液控制阀片(503)和检测液控制阀片(506)移动,使第一进液沉槽和第一检测反应沉槽(306)连通,第二进液沉槽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连通;
下基片层(100),所述下基片层(100)连接在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朝下的一侧设有第一检测反应沉槽(306),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朝上的一侧设有和第一检测反应沉槽(306)对应的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所述第一检测反应沉槽(306)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之间形成所述检测反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上开有下进液口(303),所述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朝上的一端开有第一储液沉槽(404),所述上进液口(201)、下进液口(303)和第一储液沉槽(404)之间形成进样液存储池,所述第一储液沉槽(404)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一端之间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设有第一出液沉槽(41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上开有检测液存储口(304),所述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朝上的一端开有第二储液沉槽(405),所述检测液存储口(304)和第二储液沉槽(405)之间形成检测液存储池,所述第二储液沉槽(405)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一端之间的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上设有第二出液沉槽(4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尿液检测疾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反应芯片本体(300)和第二恒温反应芯片本体(400)之间可滑动地连接有进样液控制阀片(503)和检测液控制阀片(506),所述进样液控制阀片(503)开有能使第一储液沉槽(404)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一端连通的进样液控制孔(503a),检测液控制阀片(506)上开有能使第二储液沉槽(405)和第二检测反应沉槽(402)一端连通的检测液控制孔(50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66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