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中小尺度观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7336.0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乜云利;龙淼;杜立彬;许勇;刘秀燕;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22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中小 尺度 观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中小尺度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从艏部至尾部依次设置有传感器舱、俯仰调节舱、中间横移舱、浮力调节舱和推进舱;所述传感器舱、俯仰调节舱和浮力调节舱为密闭舱,中间横移舱和推进舱为透水舱;在俯仰调节舱的内部设置有俯仰调节机构;在中间横移舱的舱壁面上设置有透水孔,在中间横移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动观测系统沿其径向横移的全回转中间矢量推进器;在浮力调节舱和推进舱中设置有浮力驱动机构;在推进舱中设置有尾部矢量推进器。本发明能够进行垂向剖面运动、横向移动、水平运动和斜向航行等,具有快速性、灵活性、高机动性和高动态定位等功能,可解决海洋中小尺度过程快速性、时空同步、集群协同精细化观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海洋中小尺度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中存在着众多不同尺度的动力过程,空间上涵盖了从全球尺度的大洋热量传送带,海盆尺度的西边界流,到中尺度漩涡以及小尺度的湍流混合等。这些不同尺度的动力过程之间发生复杂的过程耦合和能量级串,直接决定了海洋中能量与物质输送。因此,对海洋环境不同尺度过程,特别是中小尺度的快速观测是至关重要的。海洋中小尺度过程是空间尺度小于千米级、时间尺度在一天内(甚至是秒级时间)的一类典型的快速、动态动力过程。其生命周期非常短、空间尺度小,演化过程具有随机性,现有的观测手段难以捕获,更不能满足特定海域、立体精细化的协同观测要求。
目前,针对海洋环境现场观测的手段主要有船载走航观测、潜标观测、Argo浮标、水下航行器(AUV/滑翔机)观测。其中,船载走航观测成本巨大,且无法实现一定海域范围内的多船集群同步观测,进而无法实现中小尺度的空间同步观测;潜标观测只能实现垂向单点的长期观测,其水平空间分辨率不足,因此不能满足多尺度跨区域的空间同步观测特性;Argo浮标是较为成熟的海洋观测系统,但是其自身只能实现剖面运动,不具备主动横向移动能力,机动性差;水下航行器可用于海洋中小尺度观测,但是现有水下航行器机动性、灵活性、动力定位等方面较差,具体体现在自主空间运动能力差,水平测量精度低,在强流海域自主定位精度低(比如说很容易被海流冲走,脱离原定测量位置,而且又难以通过自行调整回到原位)等方面,因此影响观测精度以及观测效果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海洋中小尺度观测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海洋中小尺度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从艏部至尾部依次设置有传感器舱、俯仰调节舱、中间横移舱、浮力调节舱和推进舱;
所述传感器舱、俯仰调节舱和浮力调节舱为密闭舱,中间横移舱和推进舱为透水舱;
在传感器舱上设置有外露的测量传感器,在传感器舱的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测量传感器与存储模块连接;
在俯仰调节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观测系统重心的俯仰调节机构,所述俯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支撑杆、重块和用于带动重块沿滑动支撑杆来回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滑动支撑杆沿俯仰调节舱的中心轴伸展方向布设,在滑动支撑杆上设置有导轨齿条;所述重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重块前挡板和重块后挡板,在重块前挡板和重块后挡板之间设置有拉紧杆,在重块前挡板、重块后挡板和重块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滑动支撑杆从通孔中穿过;
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挡板上,安装挡板与重块前挡板相连接,重块前挡板处于传感器舱和重块后挡板之间;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与导轨齿轮传动连接,导轨齿轮与导轨齿条相啮合;
在中间横移舱的舱壁面上设置有透水孔,在中间横移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动观测系统沿其径向横移的全回转中间矢量推进器,全回转中间矢量推进器还与能够带动其沿中间横移舱的舱壁周向转动的旋转机构连接;
在浮力调节舱和推进舱中还设置有浮力驱动机构,所述浮力驱动机构包括内油馕和外油馕,内油馕设置在浮力调节舱中,外油馕设置在推进舱中,在内油馕和外油馕之间连通有油路,在油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电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7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痕折弯模具
- 下一篇:目标代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