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隧混凝土构件冬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7844.9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芮文;曹妍;朱中文;王晖;欧定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3/06;G01N19/04;G01N15/08;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宋守安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施工 质量 评价 方法 | ||
发明公开一种桥隧混凝土构件冬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包括S1、试件制作及养生;S2、确定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抗冻临界点和临界强度;S3、计算构件所用混凝土当地冬期温度变化区间内的等效系数;S4、对冬期施工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质量评价;S5、冬期施工构件混凝土强度推算;S6、判断冬期施工构件混凝土浇筑后是否受冻,并对受冻构件处置。本发明明确给出了冬期施工中混凝土受冻前后性质评价方法以及构件在冬期施工中质量评价方法,为冬期施工中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给出评判方法和评判标准,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在冬期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桥隧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桥隧混凝土构件冬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冬期施工是桥梁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当每年冬季来临时,环境气温连续 5d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至次年连续5d高于5℃时结束。在冬期施工过程中,构件混凝土的保温养生以及采取措施使构件不受冻害是保证工程冬期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中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之前不得受冻,规定了临界强度对于硅酸盐水泥为设计强度的50%,矿渣水泥为设计强度的40%,且无论采用何种水泥,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之前不得受冻。
然而,在公路桥涵施工时,经常有越冬的工程构件或在冬期施工的工程部件存在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表面受冻而剥落、碳化深度发展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养生方法、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对冬期施工中混凝土构件是否满足要求并无相关规范规定,JTG/T 3650中也没有给出具体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致使在质量控制中,对构件是否合格无法给出判定结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隧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明确给出冬期施工中混凝土受冻前后性质评价方法以及构件在冬期施工中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桥隧混凝土构件冬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I、对预用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的质量试验与质量评价:
S1、试件制作及养生;
以与构件所用混凝土相同的材料及配比制作若干组试件;
S2、确定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抗冻临界点和临界强度;
取多组试件分别在标准条件下养生后至规定龄期进行抗压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其在标准条件下养生至规定龄期后受冻7d再移至标准条件下养生至总龄期35d时抗压强度对比,并绘制标准条件下及受冻条件下各龄期的龄期-强度曲线,找到受冻条件下至总龄期35d龄期-抗压强度曲线变化拐点,此拐点即为临界点,此拐点对应的标准条件下养生试件的抗压强度,即为受冻临界强度;
S3、计算构件所用混凝土当地冬期温度变化区间内的等效系数;
取多组试件分别在不同养生温度、不同龄期时进行抗压试验再采用统计学中回归方法,对在恒温条件下龄期-强度公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系数a、b以及相关系数r,将公式变换为再将系数a、b代入变换后的公式,计算得到某一恒温w℃下养生试件分别达到标准条件下强度的20%~60%时的龄期Dw℃,计算得到等效系数m=D20℃/Dw℃,按各试件等效系数平均值回归分析,即可得到最终等效系数m的回归公式;
式中,D00为混凝土刚开始形成强度时的时间,D为龄期;
S4、对冬期施工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质量评价;
采用统计技术中的假设检验技术,判定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后受冻,其力学性能是否合格;
II、对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试验与质量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未经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7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绒聚乳酸混纺纱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抗老化TPU膜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