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9112.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遐;孙笑楠;冯玉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威威;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双模 集成 波导 滤波器 | ||
本发明一种基于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属于微波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位于顶层的第一金属层、位于底层的第二金属层和介质基板层;第一金属层上对称设置有微带线和槽线过渡结构;本体四周设置等间隔距离I排列的过孔;两排过孔排中间部分对应的介质基板层上设置有n×n个间隔距离IV排列尺寸相同的盲孔;由有n×n个盲孔以及两排过孔排构成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两侧为对称的TE101模式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本申请具有低损耗,低辐射,灵活的传输零点,紧凑的尺寸,高功率容量高集成度特点,十分适合用于高集成度,低损耗的通信前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自从基片集成波导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受到了国内外过大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其有介质填充的矩形波导相似,同时具有以下的优点:低插入损耗,易加工,低剖面,易集成化,良好的屏蔽性。同时相比微带结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具有高的品质因数和更优异的功率容量。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国内外现有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使用传统的矩形谐振腔或圆形谐振腔的两个正交模式实现单腔双模,这类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可以为滤波器提供灵活的传输零点在通带的一侧或两侧,同时和单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尺寸相比有更紧凑的尺寸,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另一方面,双模腔的尺寸比单腔的尺寸大很多,在物理结构实现的过程中无法紧凑的组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包括位于顶层的第一金属层、位于底层的第二金属层和介质基板层;
所述介质基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的中间;
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对称设置有微带线和槽线过渡结构;
所述本体四周设置等间隔距离I排列的过孔;
所述本体中间对称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II的、且由过孔排列组成的过孔排;
所述过孔排存在断开距离III;
两排所述过孔排中间部分对应的所述介质基板层上设置有n×n个间隔距离IV排列尺寸相同的盲孔;
由n×n个盲孔以及两排过孔排构成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
所述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边缘处设置两个对称的金属化调谐通孔;
所述金属化调谐通孔位于所述过孔及所述金属化调谐通孔之间;
所述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两侧为对称的TE101模式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
进一步地:所述微带线和槽线过渡结构位于TE101模式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物理尺寸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为T型盲孔,所述T型盲孔的底端均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与所述金属化调谐通孔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尺寸为所述过孔的尺寸的2倍。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I、距离II、距离III、距离IV均由微波的波长决定,所述距离I、距离II、距离III、距离IV为微波的波长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化调谐通孔位于所述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中轴线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慢波结构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9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