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9480.8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焦海峰;彭小明;刘长军;金信飞;林志华;尤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体 循环 利用 池塘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涉及养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排水闸门A、排水闸门B、排水闸门C、排水闸门D和排水闸门E,所述蓄水池的内部底面固定有提水泵。本发明,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放入虾苗,需要换水时,让养殖尾水进入到沉淀池中,在底吸泵的作用下抽取到高位沉淀中之后回流到沉淀池,经过沉淀池处理的海水,依次经过吸附池、曝气池、微生态处理池、贝类过滤池塘中和缓冲池,最后再将水引入到蓄水池或者大海,整体使用上,通过优化组合两种系统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以不降低养殖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养殖尾水的综合治理,具有降低尾水排放,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养殖方式,由于其养殖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其可控性较强,与传统的开放型养殖相比较,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更高。鉴于池塘养殖的高效益,我国沿海许多地区都在发展池塘养殖业,很多开放型的海域被围垦成为养殖池塘。随着养殖技术和手段的提升,近年来发展出了许多高密度、工厂化的养殖池塘,其中在东海区以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尤为明显。目前,凡纳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密度高,天然饵料不能满足其摄食所需,因此工厂化的对虾养殖池塘均是投饵式,这就造成了养殖水体中饵料残渣、虾类粪便等颗粒物的升高,而且养殖对象(凡纳滨对虾)自身也会排出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代谢废物,故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尾水中颗粒悬浮物、氨氮、活性磷酸盐等物质的浓度均较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给受纳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优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而且随着全国环保督察工作的深入,养殖池塘的尾水治理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综合来看,开发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通过多种养殖品种或养殖方式之间的搭配,实现兼顾经济效益的现实需求基础上,解决池塘养殖尾水排放的重要关键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有部分研究者开发了一些养殖尾水处理的系统,但不同系统之间的处理方式有较大差异,处理的效果也不完全尽如人意,而且当前也有研究者开发过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模式,但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模式尚不多见,而通过整个循环系统的不同结构来实现养殖种类产出的研究更未见报道。本池塘养殖系统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以对虾养殖为主、搭配贝类的养殖,实现了多品种的产出;二是对虾养殖尾水系统内自处理,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或者达标排放;三是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的提升,提高了养殖效益,养殖经济效益不低。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模式,旨在解决对虾池塘养殖尾水的综合处理,并将减量化的养殖尾水用于贝类养殖,贝类养殖后的水再进行对虾养殖,最终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基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要求,创新养殖理念,设计不同养殖系统与水处理系统,通过优化组合两种系统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以不降低养殖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养殖尾水的综合治理。该系统具有降低尾水排放,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优点,同时具有操作相对简单,经济效益较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体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包括:
蓄水池,嵌入在地面内;
提水泵,安装于蓄水池的内部底面;
进水总管道,安装在蓄水池的一侧,进水总管道的进水口与提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
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设置于蓄水池的上方前侧;
沉淀池,设置于多个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的下方一侧,且沉淀池低于工厂化高位养殖虾塘;
曝气池,设置于沉淀池的一侧,且曝气池略低于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9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