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2190.4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招景明;黄家嘉;潘峰;杨雨瑶;党三磊;张捷;危阜胜;吴敏;杨劲锋;许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R22/06;G01R21/00;G06Q5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家平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用户 排放量 检测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侧在目标周期内的实时净发电功率和用电电能脉冲数;
利用预设的碳排放因子模型,根据所述实时净发电功率,确定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平均碳排放因子;具体为:
获取发电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有功功率和碳排放因子;
根据所述发电侧的有功功率和碳排放因子,生成所述发电侧在目标周期内的第二碳排放量;
利用所述碳排放因子模型,根据所述第二碳排放量、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实时净发电功率,生成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平均碳排放因子;
所述碳排放因子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δm为所述平均碳排放因子,T为目标周期,为第k个发电厂的有功功率,为第k个发电厂的碳排放因子,为第i个受电节点的有功功率,为第i个受电节点的碳排放因子,为第j个用户的实时净发电功率;
根据所述平均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电能脉冲数,生成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电侧的总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用户侧的总用电功率,则通过目标受电节点向上输送有功功率,并在所述碳排放因子模型中,去除所述目标受电节点的有功功率和碳排放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碳排放因子模型,根据所述实时净发电功率,确定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平均碳排放因子之前,还包括:
获取电网潮流平衡关系,所述电网潮流平衡关系用于表征电网内的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
基于所述电网潮流平衡关系,确定电网碳排放平衡关系,所述电网碳排放平衡关系用于表征发电侧与用户侧之间的碳排放平衡关系;
基于所述电网碳排放平衡关系,生成所述碳排放因子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电能脉冲数,生成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包括:
基于预设的碳排放量计算函数,对所述平均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电能脉冲数进行运算,生成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所述碳排放量计算函数的表达式为:
Cm=mδm=Nmδm
其中,Cm为所述用户侧在第m个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Wm为所述用户侧在第m个所述目标周期内的净用电量,δm为所述用户侧在第m个所述目标周期内的平均碳排放因子,k为比例系数,Nm为所述用户侧在第m个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用电电能脉冲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电能脉冲数,生成所述用户侧在所述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用户侧在多个目标周期内的第一碳排放量进行累计,得到所述用户侧的总碳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