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3961.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4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熊锡浪;尹志华;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新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228;H01G4/33 |
代理公司: | 湖州佳灏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76 | 代理人: | 余思璐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高温 耐高湿 薄膜 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1):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塑壳(1-1)、位于所述第一塑壳(1-1)内的电容器芯子(1-2)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塑壳(1-1)和所述电容器芯子(1-2)之间的第一环氧树脂(1-3),所述电容器芯子(1-2)的外表面镀有一层派瑞林镀膜层(1-4),其左右侧面上分别引出引线(1-5),所述引线(1-5)穿过所述第一塑壳(1-1)的顶板(1-6),所述顶板(1-6)上设有所述引线(1-5)穿出的通孔(1-7),所述通孔(1-7)与所述引线(1-5)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塑壳(1-1)的底面上固定有插条(1-8);
第二部分(2):所述第二部分(2)与所述第一部分(1)固定连接,其包括第二塑壳(2-1)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塑壳(2-1)内的第二环氧树脂(2-2),所述第二塑壳(2-1)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条(1-8)相适配的插槽(2-3);
所述第一塑壳(1-1)和所述第二塑壳(2-1)的吸水率不高于万分之三,所述第一环氧树脂(1-3)和所述第二环氧树脂(2-2)的吸水率不高于万分之六;
所述第一塑壳(1-1)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设置在所述电容器芯子(1- 2)的下方,且其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衔接柱(1-10),所述第一衔接柱(1-10)的底端超出所述第一塑壳(1-1)的底面,其外表面分布有若干个第二衔接柱(1-11),所述第二衔接柱(1-11)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个第三衔接柱(1-12),所述第一衔接柱(1-10)、所述第二衔接柱(1-11)以及所述第三衔接柱(1-12)的表面都设置为磨砂的;
所述引线(1-5)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塑壳(1-1)上部、内部和下部的上部引线(1-5-1)、内部引线(1-5-2)和下部引线(1-5-3),所述上部引线(1-5-1) 是直条状的,所述内部引线(1-5-2)与所述通孔(1-7)过盈配合,所述下部引线(1-5-3)的顶端设置为圆台(1-13),所述圆台(1-13)与所述下部引线(1-5-3)和所述内部引线(1-5-2)一体成型,所述圆台(1-13)的下表面固定有上部开口的收集框(1-14),所述收集框(1-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塑壳(1-1)的左右内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引线(1-5-3)上设置有连续折弯部(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折弯部(1-15)呈向右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壳(1-1)和所述第二塑壳(2-1)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的,且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X型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1-8)的外表面和所述插槽(2-3)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壳(2-1)的高度是所述第一塑壳(1-1)的两倍。
7.一种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涉及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耐高湿薄膜电容器,具体步骤如下:
S1:卷绕工序,使用卷针和卷绕机将一定规格的金属化薄膜卷绕成电容器芯子(1-2);
S2:热压工序,将卷绕后的电容器芯子(1-2)放入热压设备中进行热压,经过一定的压力、温度和时间后取出,其目的在于将卷绕后松紧不一的电容器芯子(1-2)压紧并易机械定型;
S3:喷金工序,喷金机的喷枪通过电弧工艺将金属颗粒喷到电容器芯子(1-2)上形成喷金层;
S4:赋能工序,在赋能机上对电容器芯子(1-2)进行电清洗,以达到芯子的电性能稳定目的;
S5:焊接组装工序,将赋能后的电容器芯子(1-2)在自动焊接机上焊接引线(1-5),引线(1-5)焊接在电容器芯子(1-2)的左右侧面靠近底部处;
S6:真空镀膜工序,选用派瑞林C粉,N粉,D粉,VT4粉,AF4/HT粉的一种或多种,在镀膜机内进行镀膜,最终形成厚度为20~30μm的镀膜;
S7:真空密封工序,真空状态下,将第一塑壳(1-1)的开口向上,将电容器芯子(1-2)的引线(1-5)插进通孔(1-7)中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将固定板(1-9)连同固定在其上的第一衔接柱(1-10)挤压进第一塑壳(1-1)内,之后在真空环境下灌注吸水率不高于万分之六的第一环氧树脂(1-3)进行密封、高温固化处理,以达到密封效果,之后在第二塑壳(2-1)和插槽(2-3)中灌注吸水率不高于万分之六的第二环氧树脂(2-2),之后把第一部分(1)的插条(1-8)插入插槽(2-3)中完成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连接,之后进行密封、高温固化处理,以达到密封效果;
S8:将完成真空密封工序的电容器进行外表面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新江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新江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9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