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4169.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肖赋;王盛卫;林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5/08 | 分类号: | C09K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季节 三相 吸收 蓄能 循环 工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工质对包括:氯化锂水溶液、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本发明通过在传统LiCl/Hsubgt;2/subgt;O工质对中加入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拓宽了LiCl水溶液的工作浓度范围,提升了LiCl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了LiCl在高浓度状态下的溶解度,并且在LiCl浓度超过溶解度之后,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稳定悬浮的细小晶体,在提升蓄能密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结晶带来的风险。该工质对可以在热源温度范围为75~90℃内使用,具有同时供冷供热的能力,可输出温度为5~20℃的冷水和40~50℃的热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式蓄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吸收式蓄能工质对与吸收式制冷系统所用的工质对相同,包括LiCl/H2O,LiBr/H2O等,此类工质对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与较高的蓄能密度,其蓄能密度与LiCl、LiBr蓄能前后在水溶液中的工作浓度差有关。但LiCl/H2O,LiBr/H2O等工质对在高浓度下蓄能时存在结晶的风险,大块的晶体溶解速率较低,会降低释能的速率。此外,大块的晶体对管路和泵的运行造成损害,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常用的防止结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吸收式循环的温度和工作浓度差来避免结晶,但此类方法限制了工质对工作的浓度范围,进而牺牲了工质对的一部分蓄能潜力。
因此,现有技术仍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吸收式蓄能工质对的工作浓度范围受到限制,进而牺牲了工质对的一部分蓄能潜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其中,所述工质对包括:氯化锂水溶液、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
可选地,所述工质对由氯化锂水溶液、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组成。
可选地,所述氯化锂水溶液、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的的质量比为100:15~18:0.5~2:1,其中,所述氯化锂水溶液中氯化锂的质量浓度为35%~53%。
可选地,所述工质对在热源温度范围为75~90℃内使用。
可选地,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5~20nm。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跨季节三相吸收式蓄能循环的工质对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氯化锂水溶液和乙二醇混合,并加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经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所述工质对。
可选地,所述将氯化锂水溶液和乙二醇混合,并加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氯化锂溶解于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在氯化锂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和阿拉伯树胶,得到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可选地,所述将氯化锂水溶液和乙二醇混合,并加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氯化锂溶解于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在氯化锂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得到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加入阿拉伯树胶。
可选地,所述氯化锂水溶液、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阿拉伯树胶的质量比为100:15~18:0.5~2:1;其中,所述氯化锂水溶液中氯化锂的质量浓度为35%~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4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设备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制备交链孢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