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088.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汪馗;宋晓东;叶泽臻;黄扬宇;李熠;张墨林;陈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93;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列车 夹层 结构 一体化 设计 制造 方法 | ||
1.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软件对预想成型的波纹夹层板进行3D建模;
步骤2、根据3D模型编写Gcode文件,传输Gcode文件进入3D打印机控制系统,调整3D打印参数包括打印层厚、打印温度、打印速率和底板温度等参数,同时规划打印连续碳纤维路径,其中路径要求一笔成型;
步骤3、根据所述打印连续碳纤维路径进行打印,不同打印线材通过各自独立的导管进入打印头,通过喷嘴被挤压至打印床,打印机拥有两个喷嘴,塑料喷嘴用于打印基体,纤维喷嘴用于打印连续纤维(40),下达打印命令后,打印机开始自动调试水平与高度,并检查喷嘴是否能顺利吐丝,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印头内部开始加热,打印线材被加热到熔融状态,所述连续纤维(40)通过喷嘴沉积于打印床上形成沉积线,所述沉积线逐行排列以构成完整的打印层,打印层逐层堆叠以构成设计的夹层结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一笔画”的方法进行连续碳纤维3D打印的路径规划,编写合理的打印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打印参数设置为:打印温度设置为235℃,打印层厚为0.3mm,出丝口径为1.3mm,打印速率为100mm/min,底板温度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列车夹层结构的一体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路径包括蒙皮打印路径(1)、波纹肋板打印正路径(2)、波纹肋板打印反路径(3),所述蒙皮打印路径(1)从梯形波纹的一个角开始,喷嘴从矩形侧边到所述上蒙皮(10),沿着所述上蒙皮(10)到矩形的另一个侧边,再打印所述下蒙皮(30),然后喷嘴回到起始位置,所述波纹肋板打印正路径(2)为喷嘴从起始位置,沿着梯形侧边移动,再到梯形的上边,又沿着梯形另一侧边到下一个梯形的起始角,重复梯形波纹的打印12次,到矩形右侧边的顶角,所述波纹肋板打印反路径(3)为喷嘴从矩形右侧边的顶角,按照和之前所述波纹肋板打印正路径(2)相反的路径回到起点,所述蒙皮打印路径(1)、所述波纹肋板打印正路径(2)、所述波纹肋板打印反路径(3)完成为一个周期,总共需要完成1600个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连续碳纤维作为增强相,尼龙作为基体材料,进行所述波纹夹层板的一体化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本夹层结构制造列车车体能够对车体夹层部分减重33%,每节车约减重2.7吨,达到了良好的轻量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0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