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快速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776.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3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颖;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2 | 分类号: | A01G33/02;A01G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菜 丝状 营养 快速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快速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透明培养瓶经高温灭菌锅灭菌处理后,作为丝状体培养用容器;(2)将比重为1.016~1.018的海水,经200目双层尼龙筛绢过滤,经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降温至室温后,施加营养盐,作为条斑紫菜丝状体培养用海水;(3)将藻丝放入培养瓶中,加入步骤(2)处理的海水,藻丝在海水中的接种密度为0.60~0.80g鲜重/L;(4)以空气作为气体来源,通过0.22μm孔径滤膜滤器送气到培养瓶,保证丝状体在海水中悬浮;控制培养条件为19℃~22℃,光强2000Lx~2500Lx,光周期14L:10D;本发明为满足生产上对条斑紫菜优良品种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种源保障,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能够保障丝状体处于营养藻丝阶段快速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快速培养方法,用于培养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属于种质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条斑紫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红藻,具有两个明显差异的世代,其中叶状体是供食用的阶段,丝状体是条斑紫菜生产中种苗的重要来源。以条斑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细胞或者果孢子为培养物,在海水中经培养可以获得丝状体,因与自然界中生长在贝壳珍珠层中丝状体有所区别,又称为自由丝状体。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具有可室内培养、可人工调控生长环境的特点,已成为生产中种源的主要来源。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存在营养生长阶段和发育生长阶段,其中营养生长阶段被称为营养藻丝阶段,发育生长阶段又被称为膨大藻丝阶段,营养藻丝能够快速钻入贝壳珍珠层进行生长,而现有观察结果未表明膨大藻丝可以直接钻入贝壳珍珠层,因此为达到生产中种源的要求,自由丝状体的培养需要保持在营养藻丝状态,这也是条斑紫菜丝状体人工培养的关键,而目前主要进行的丝状体培养方法,是通过将丝状体培养在三角瓶等容器中,在室内自然光线下生长,温度、光周期的控制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经常会出现丝状体发育至膨大藻丝阶段的情况,这就失去了作为种源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快速培养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佳,满足生产上对条斑紫菜优良品种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种源保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快速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透明培养瓶经高温灭菌锅灭菌处理后,作为丝状体培养用容器。所述培养瓶为透明玻璃瓶或三角瓶,所述培养瓶用1%盐酸浸泡12h后,清洗干净并80℃烘干,经高温灭菌锅灭菌处理后,作为丝状体培养用容器。
(2)将比重为1.016~1.018的海水,经200目双层尼龙筛绢过滤,经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降温至室温后,施加营养盐,作为条斑紫菜丝状体培养用海水。具体地,所述施加营养盐为每隔7天,在每升海水中添加PES母液5ml。
(3)将藻丝放入培养瓶中,加入步骤(2)处理的海水,藻丝在海水中的接种密度为0.60~0.80g鲜重/L;
(4)以空气作为气体来源,由硅胶软管通过0.22μm孔径滤膜滤器送气到培养瓶,出气口外接可调节气流开关,使用时调节至气泡在培养瓶瓶底海水中逐个涌出,保证丝状体在海水中悬浮;控制培养条件为19℃~22℃,光强2000Lx~2500Lx,光周期14L:10D。具体地,在照光的第2小时至第3小时,照光的第8小时至第9小时,黑暗的第2小时至第2.5小时,通过气泵将空气经0.22μm孔径滤膜滤器过滤后充入培养瓶中。
本发明通过控制培养条件(19℃~22℃,光强2000Lx~2500Lx,光周期14L:10D)、海水灭菌、定时充气、施加营养盐等技术措施,提高条斑紫菜丝状体营养藻丝的生长速度。本发明的方法可操作性强,而且丝状体能够保持以营养藻丝状态快速生长,能够为条斑紫菜生产需要提供大量种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为条斑紫菜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规范的培养方法,也为满足生产上对条斑紫菜优良品种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种源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装配方法
- 下一篇:低碳园区的仿真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