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陌夜蛾诱集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7150.9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东;任梓齐;康玉洁;王连刚;袁宗英;魏民;祖英治;陈有财;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1/02 | 分类号: | A01N31/02;A01N35/02;A01N37/02;A01N37/06;A01P19/00;A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蛾 组合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陌夜蛾诱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性信息素1000μg及性信息素类似物1μg,所述性信息素为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1-醇,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与顺-11-十六碳烯-1-醇的质量比为9:1,所述性信息素类似物为顺-11-十六碳烯-3-甲基-2-丁烯酸酯。
2.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陌夜蛾诱集组合物的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材质为绿色反口橡胶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陌夜蛾诱集组合物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陌夜蛾诱集组合物在陌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成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芯,将所述诱芯置于桶型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放置于陌夜蛾发生地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陌夜蛾诱集组合物在陌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的放置数量为230个/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1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