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7617.X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0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柔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思(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14 | 分类号: | H04L69/14;H04L47/2441;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交汇 数据 分类 信息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其包括传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形成多个对传送端发出数据进行传输的信道步骤;所有信道在接收端接收前进行交汇,交汇前的部分形成汇前信道,交汇后的部分形成汇后信道步骤;汇前信道和汇后信道之间形成交汇区,通过交汇区对汇前信道内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到的同类数据经过汇后信道传输至接收端步骤。本发明中通过交汇区实现对传送端发出数据截收,并对汇前信道内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到的同类数据经过汇后信道传输至接收端,从而通过分类的方式提高数据传输至接收端后的条理性,避免出现数据堆积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传输是从一端将命令或状态信息经信道传送到另一端,并被对方所接收。包括传送和接收。传输介质分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为电话线或专用电缆;无线是利用电台、微波及卫星技术等。信息传输过程中不能改变信息,信息本身也并不能被传送或接收。必须有载体,如数据、语言、信号等方式,且传送方面和接收方面对载体有共同解释。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35501B公开了一种将用户分类实现分类信息传输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根据任务完成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用户等级并将用户等级发送给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商户终端的分类信息发送指令后根据用户终端的标签数据及用户等级发送对应的分类信息给用户终端;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通过分类辅助用户实现分级传输,可是不论如何传输分类形成的分级对接收端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方便传送端数据的发出,而接收端很容易出现数据堆积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也通过数量显示不显示内容的方式进行改进,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接收端接收的数据条理性还是很差,为此,亟需提出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多通道交汇的数据分类式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传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形成多个对传送端发出数据进行传输的信道;
S2、所有信道在接收端接收前进行交汇,交汇前的部分形成汇前信道,交汇后的部分形成汇后信道;
S3、汇前信道和汇后信道之间形成交汇区,通过交汇区对汇前信道内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到的同类数据经过汇后信道传输至接收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交汇区对汇前信道内传输数据的分类采用分类级输入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S3.1.1、接收端向交汇区输入分类级;
S3.1.2、交汇区接收分类级,并提取分类级中的分类特征;
S3.1.3、汇前信道在交汇区交汇的过程中,不同汇前信道传输的数据之间根据数据特征进行相似度比对,相似度达到初步阈值的数据在交汇区内聚集,并得到聚集特征集;
S3.1.4、将聚集特征集与分类特征进行逐一比对,得到比对值,并选取最大比对值对应的分类特征作为分类落入特征,通过分类落入特征将聚集后的数据落入至对应的分类级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汇后信道包括分类级汇后信道和备用汇后信道,通过分类级汇后信道和备用汇后信道将数据传输至接收端,其中:
所述分类级汇后信道与分类级的级数对应,通过分类级汇后信道对落入至分类级的数据进行传输;
所述备用汇后信道用于对未落入分类级的数据进行传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备用汇后信道的产生方式包括预设式和自动形成式,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思(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创思(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