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施工立塔用收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7920.X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飞;倪叶;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电力机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施工 立塔用收绳机 | ||
1.一种电力施工立塔用收绳机,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1)包括一基座前纵梁(11)、一基座后纵梁(12)以及一对基座横梁(13),基座前、后纵梁(11、12)彼此前后对应,一对基座横梁(13)相互间隔并且固定在基座前、后纵梁(11、12)的相向一侧之间,在基座前纵梁(1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前纵梁左铰接座(112),而在基座前纵梁(1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前纵梁右铰接座(113),在基座后纵梁(12)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后纵梁左铰接座(122),而在基座后纵梁(12)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后纵梁右铰接座(123);一托架机构(2),该托架机构(2)的左端与所述前纵梁左铰接座(112)以及后纵梁左铰接座(122)铰接,而托架机构(2)的右端与所述前纵梁右铰接座(113)以及后纵梁右铰接座(123)上下升降连接;一卷绳盘(3)、一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和一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卷绳盘(3)固定在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与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之间并且由彼此前后对应的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与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连同卷绳盘(3)设置在所述托架机构(2)的右端;一卷绳盘驱动机构(6),该卷绳盘驱动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的前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托架机构(2)的右端并且与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传动连接或解除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机构(2)的右端与所述前纵梁右铰接座(113)之间设置有一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以及在托架机构(2)的右端与所述后纵梁右铰接座(123)之间设置有一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5),由前、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25)的升降带动所述托架机构(2)的右端连同所述卷绳盘(3)、卷绳盘前、后转动连接机构(4、5)以及卷绳盘驱动机构(6)向上昂起或向下俯倾;所述托架机构(2)包括前托臂(21)、后托臂(22)和托臂连接横梁(23),前托臂(21)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前纵梁左铰接座(112)铰接,前托臂(2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的上端铰接,而该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下端与所述前纵梁右铰接座(113)铰接,后托臂(22)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后纵梁左铰接座(122)铰接,后托臂(22)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5)的上端铰接,而该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5)的下端与所述后纵梁右铰接座(123)铰接,托臂连接横梁(23)固定连接在前托臂(21)与后托臂(22)的相向一侧的中部之间;所述的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托臂连接横梁(23)的前端右侧的位置伴随于所述卷绳盘驱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而所述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托臂连接横梁(23)的后端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后托臂(22)的右端;所述卷绳盘(3)对应于托臂连接横梁(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右侧;所述卷绳盘驱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在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前托臂右铰接耳(216),该前托臂右铰接耳(216)通过前托臂右铰接耳销轴(2161)与所述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后托臂(22)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后托臂右铰接耳(221),该后托臂右铰接耳(221)通过后托臂右铰接耳销轴(2211)与所述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5)的上端铰接,该后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5)的结构是与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的结构相同的,该前托臂右端升降调节装置(24)包括一托臂右端升降调节管(241)、一轴承限位圈(242)、一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和一升降丝杆(244),在托臂右端升降调节管(241)的下端底壁上构成有调节管铰接耳(2411),该调节管铰接耳(2411)通过调节管铰接耳销轴(24111)与所述的前纵梁右铰接座(113)铰接,托臂右端升降调节管(241)的上端构成有一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的调节管轴承配合座(2412),在对应于该调节管轴承配合座(2412)的调节管轴承配合座腔(24121)内设置有一上轴承(245)和一下轴承(246),轴承限位圈(242)设置在调节管轴承配合座(2412)的上部,并且该轴承限位圈(242)的纵断面形状呈┐字形,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下端伸展到托臂右端升降调节管(241)的托臂右端升降调节管腔(2413)内,而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上端对应于轴承限位圈(242)的上部,并且在该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四周外壁上间隔开设有螺母操作件插腔(2431),在该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内壁上构成有螺母内螺纹,升降丝杆(244)的下端与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螺纹配合,而升降丝杆(244)的上端探入所述前托臂右铰接耳(216)并且由所述的前托臂右铰接耳销轴(2161)将其与前托臂右铰接耳(216)铰接,所述的上轴承(245)位于调节管轴承配合座腔(24121)的腔壁与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下端外壁之间,并且上轴承(245)的上表面由构成于轴承限位圈(242)的上部的轴承限位圈挡边(2421)限定,而所述的下轴承(246)位于调节管轴承配合座腔(24121)的腔底部轴承支承台阶圈(24122)与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底面之间,并且在上轴承(245)和下轴承(246)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轴承限定隔离套(247),该轴承限定隔离套(247)套置在升降丝杆调节螺母(243)的下端的外壁上;在所述前托臂(21)与后托臂(22)的左端之间转动地设置有一与所述卷绳盘驱动机构(6)传动连接的钢丝绳引导辊架驱动机构(8),该钢丝绳引导辊架驱动机构(8)对应于所述托臂连接横梁(23)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并且在该钢丝绳引导辊架驱动机构(8)上前后往复位移地设置有一用于将钢丝绳引导至所述卷绳盘(3)上的钢丝绳排绳引导机构(7),并且该钢丝绳排绳引导机构(7)还与所述托臂连接横梁(23)的左侧构成滚动副;在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开设有彼此间隔的一主动齿轮枢转支承轴承套孔(211)和一套管支承孔(212),该套管支承孔(212)位于主动齿轮枢转支承轴承套孔(211)的右侧;所述卷绳盘驱动机构(6)包括液压油马达(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主动链轮(64)、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支撑管套管(66)、前轴头锁定释放装置(67)和卷绳盘前固定架传动离合装置(68),液压油马达(61)具有一对液压油马达进回油管接口(611),液压油马达(61)的后侧通过一液压油马达固定座(612)与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前侧面固定,液压油马达(61)的液压油马达动力输出轴(613)朝向后,主动齿轮(62)位于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后侧并且与所述从动齿轮(63)啮合,在主动齿轮(62)的前侧面延伸有一主动齿轮轴(621),该主动齿轮轴(621)通过一主动齿轮轴前枢转支承轴承(6211)和一主动齿轮轴后枢转支承轴承(6212)转动地支承在主动齿轮枢转支承轴承套(6213)内,而该主动齿轮枢转支承轴承套(6213)在对应于所述主动齿轮枢转支承轴承套孔(211)的位置插嵌固定在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主动齿轮轴前枢转支承轴承(6211)与主动齿轮轴后枢转支承轴承(6212)之间由套置在主动齿轮轴(621)外的主动齿轮轴枢转支承轴承隔套(6214)限定,在主动齿轮轴(621)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液压油马达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孔(622),所述液压油马达动力输出轴(613)插入该液压油马达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孔(622),并且在液压油马达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孔(622)内通过平键与主动齿轮轴(621)传动连接,主动链轮(64)位于前托臂(21)的右端后侧,在该主动链轮(64)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主动链轮套(641),该主动链轮套(641)的前端探出主动链轮(64)的前侧面并且在对应于支撑管套管(66)的后端端面的位置通过主动链轮套前枢转支承轴承(642)转动地支承在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上,而主动链轮套(641)的后端探出主动链轮(64)的后侧面并且在对应于主动链轮套前枢转支承轴承(642)的后侧的位置通过主动链轮套后枢转支承轴承(643)同样转动地支承在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上,所述主动链轮套前枢转支承轴承(642)与主动链轮套后枢转支承轴承(643)之间由套置在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外的主动链轮套枢转支承轴承隔圈(644)限定,从动齿轮(63)在位于主动链轮(64)的后侧的位置套固在探出所述主动链轮(64)的后侧面的所述主动链轮套(641)上,在该从动齿轮(63)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卷绳盘前固定架传动离合装置(68)的位置开设有一离合销闩入孔(631),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中部与支撑管套管(66)的支撑管套管孔插固,而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前端探出支撑管套管(66)的前端面并且构成有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端部外螺纹(651),在对应于该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端部外螺纹(651)的位置螺纹配设有一支撑管套管前端面限定螺母(652),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后端伸展到所述主动链轮套(641)的后端端面并且构成有一直径大于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直径的套管前半轴配合头(653),支撑管套管(66)在对应于所述套管支承孔(212)的位置与所述前托臂(21)的右端固定并且该支撑管套管(66)的前端以水平状态伸展至前托臂(21)的前侧面,该支撑管套管(66)的前端面由所述支撑管套管前端面限定螺母(652)限定,前轴头锁定释放装置(67)与所述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相配合,卷绳盘前固定架传动离合装置(68)设置在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离合销闩入孔(631)的位置与所述从动齿轮(63)建立或解除传动连接关系,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套管前半轴配合头(653)的位置与套管前半轴配合头(653)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前轴头锁定释放装置(67)相对应;在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与所述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之间设置有一轴头公共支承管(10),该轴头公共支承管(10)的中部对应于所述卷绳盘(3)的中央位置;在所述托臂连接横梁(23)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固定有一连接横梁滚轮导轨(231),所述钢丝绳排绳引导机构(7)的下部与所述连接横梁滚轮导轨(231)构成滚动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托臂(21)与后托臂(22)的左端之间的所述钢丝绳引导辊架驱动机构(8)与所述主动链轮(64)传动连接;在所述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前端并且位于所述支撑管套管前端面限定螺母(652)的后方的位置构成有一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防转动限定孔(654),在所述支撑管套管(66)的前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防转动限定孔(654)的位置开设有一轴套管防转动限定部件孔(661),由轴套管防转动限定部件在对应于轴套管防转动限定部件孔(661)的位置探入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防转动限定孔(654)而阻止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转动,所述的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防转动限定孔(654)为盲孔,所述轴套管防转动限定部件孔(661)为螺钉孔或销轴孔,所述的轴套管防转动限定部件为螺钉或销轴;所述前轴头锁定释放装置(67)包括一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一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弹簧(672)、一端帽(673)和一前轴头锁定释放轴操作把手(674),端帽(673)具有一端帽腔(6731),并且端帽(673)后端通过构成于端帽腔(6731)的腔壁上的端帽腔螺纹与所述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端部外螺纹(651)螺纹连接,端帽(673)的后端端面与所述支撑管套管前端面限定螺母(652)的前侧面接触,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前后位移地与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65)的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腔(655)移动配合,并且该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的前端依次经所述端帽腔(6731)以及开设在端帽(673)的端帽前侧壁的中央位置的端帽前侧壁孔(6732)伸展到端帽(673)的前方而构成为手柄连接端(6711),在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的前端的壁体上构成有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外螺纹(6712),该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外螺纹(6712)与构成于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腔(655)的腔壁上的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腔腔壁螺母式凸圈(6551)的螺母式凸圈内螺纹(65511)螺纹配合,所述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的前端的具有所述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外螺纹(6712)的区域的直径小于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的后端的直径,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弹簧(672)套置在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的前端,该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弹簧(672)的前端在所述端帽腔(6731)内支承在套置于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上的并且通过销轴或螺钉锁定的弹簧前支承盘(6713)的后侧,而前轴头锁定释放轴弹簧(672)的后端支承在所述轴头锁定释放轴套管腔腔壁螺母式凸圈(6551)的前侧面上,前轴头锁定释放轴操作把手(674)的中部通过把手固定套(6741)与所述手柄连接端(6711)固定并且由前轴头锁定释放轴操作把手(674)通过把手固定套(6741)带动前轴头锁定释放轴(67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在手柄连接端(6711)上并且在对应于把手固定套(6741)的前方的位置施配有一把手限定螺母(67111);所述套管前半轴配合头(653)构成有一前半轴头容纳腔(6531),该前半轴头容纳腔(6531)的后端形成敞口,并且在套管前半轴配合头(653)上开设有一与前半轴头容纳腔(6531)相通的前半轴限位螺钉槽(6532);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包括一前连接爪盘(41)、一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一前半轴(43)和一组卷绳盘前固定爪(44),前半轴(43)的前端移动地插入所述前半轴头容纳腔(6531)内并且在该前半轴(43)的前端的轴向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前轴头锁定释放轴配合孔(431),在前半轴(43)的前端外壁上并且围绕前半轴(4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前半轴(43)的外表面的前半轴轴承限定台阶圈(432),在前半轴(43)上并且在位于前半轴轴承限定台阶圈(432)的前侧的位置配设有一前轴头锁定释放轴锁定螺钉(433),该前轴头锁定释放轴锁定螺钉(433)与所述前半轴限位螺钉槽(6532)相对应,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套固在前半轴(43)的中部,该前半轴(43)的后端伸展到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的后侧而构成为公共支承管前插固头(434),所述轴头公共支承管(10)的前端与该公共支承管前插固头(434)插嵌固定,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的轴承内圈的前侧面与所述前半轴轴承限定台阶圈(432)的后侧面贴触,而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的轴承内圈的后侧面与设置在前半轴(43)上的轴承限位卡簧(435)贴触,前连接爪盘(41)转动地套置在前连接爪盘支承轴承(42)的轴承外圈上,一组卷绳盘前固定爪(44)彼此等距离间隔并且以辐射状态直接延伸构成于前连接爪盘(41)的外壁上,在该组卷绳盘前固定爪(44)远离前连接爪盘(41)的一端端部各配固有一卷绳盘前固定柱(441);所述卷绳盘(3)的前端的中央部位与所述的卷绳盘前固定柱(441)固定,而卷绳盘(3)的后端的中央部位与所述卷绳盘后转动连接机构(5)固定;在所述一组卷绳盘前固定爪(44)中的任意一个卷绳盘前固定爪上构成有一离合销座(442),在对应于所述离合销闩入孔(631)的位置与所述从动齿轮(63)建立或解除传动连接关系的所述卷绳盘前固定架传动离合装置(68)设置在所述离合销座(442)上;所述离合销座(442)具有一离合销滑动配合腔(4421),并且在离合销座(442)的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一锁定套配合槽(4422);所述卷绳盘前固定架传动离合装置(68)包括一离合销(681)、一离合销推力弹簧(682)、一离合销连接螺栓(683)、一离合销连接螺栓弹簧(684)和一锁定操作套(685),离合销(681)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离合销滑动配合腔(4421)内,离合销推力弹簧(682)套置在离合销(681)的后端,该离合销推力弹簧(682)的前端抵挡在构成于离合销(681)上的离合销弹簧支承台阶(6811)上,而离合销推力弹簧(682)的后端支承在构成于所述离合销座(442)的后端端部的离合销座弹簧支承内法兰边(4423)上,离合销连接螺栓(683)对应于所述锁定套配合槽(4422),并且该离合销连接螺栓(683)的下端与离合销(681)的前端固定,而上端途经锁定套配合槽(4422)向上探出所述离合销座(442),锁定操作套(685)套置在离合销连接螺栓(683)外,该锁定操作套(685)的下端的直径收缩至趋于与离合销连接螺栓(683)相贴触的程度并且探入所述锁定套配合槽(4422)内,离合销连接螺栓弹簧(684)套置在离合销连接螺栓(683)上,该离合销连接螺栓弹簧(684)的上端支承在离合销连接螺栓(683)的上端的连接螺栓头上,而离合销连接螺栓弹簧(684)的下端支承在锁定操作套(685)的锁定操作套腔的下部腔壁上;当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与所述从动齿轮(63)建立传动连接关系时,所述离合销(681)的前端闩入所述离合销闩入孔(631)内并且所述锁定操作套(685)的下端探入所述锁定套配合槽(4422)内,而当所述卷绳盘前转动连接机构(4)与所述从动齿轮(63)解除传动连接关系时,向上提拉所述锁定操作套(685)并使锁定操作套(685)退离锁定套配合槽(4422)并带动所述离合销连接螺栓(683)连同所述离合销(681)的前端向后位移而退出所述离合销闩入孔(6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电力机具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电力机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