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8636.4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敦楠;张悦;刘明光;加鹤萍;王文;彭晓峰;杨烨;苏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H02J3/46;H02J3/00;B60L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方亚兵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曲线 连续 追踪 电动汽车 负荷 聚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包括:构建电动汽车负荷消纳风电曲线聚合模型,得到电动汽车调用结果,通过所述电动汽车调用结果计算弃风电量;利用储能设备优化所述弃风电量,获得储能调整优化后的弃风电量,设置储能功率与容量配置,构建储能调整优化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模型;基于所述储能调整优化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模型,求解出所述储能设备各时间段的充放电功率,计算输出聚合的成本费用,得到最终输出成本与偏差优化后的电动汽车聚合连续追踪风电曲线方案。本发明通过构建所述聚合模型与追踪模型,计算出各输出的成本费用,进而实现更高精度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曲线连续追踪,同时降低聚合的经济性成本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荷聚合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的电动汽车聚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化石能源逐渐匮乏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双重背景下,以风电、光伏等为首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优势逐步突显,但由于其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能源的消纳面临着巨大挑战。充分调控需求侧灵活性可控资源参与新能源曲线追踪可减小间歇性清洁能源出力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电动汽车因其灵活可控的负荷特点在新能源消纳中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将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参与市场调度,实现新能源曲线的追踪,但在充分调动灵活侧资源消纳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上仍缺少优化手段,且曲线的连续追踪需要更精细的时间粒度,因此,有必要制定电动汽车负荷连续追踪新能源曲线的优化聚合方法,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消纳新能源的潜力,助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电动汽车聚合调控消纳新能源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的电动汽车聚合方法,充分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的聚合规模、负荷互补约束,以及储能的调整,确定电动汽车连续追踪风电曲线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构建电动汽车负荷消纳风电曲线聚合模型,得到电动汽车调用结果,通过所述电动汽车调用结果计算弃风电量;
利用储能设备优化所述弃风电量,获得储能调整优化后的弃风电量,设置储能功率与容量配置,构建储能调整优化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模型;
基于所述储能调整优化后风电曲线连续追踪模型,求解出所述储能设备各时间段的充放电功率,计算输出聚合的成本费用,得到最终输出成本与偏差优化后的电动汽车聚合连续追踪风电曲线方案。
优选地,构建所述电动汽车负荷消纳风电曲线聚合模型的过程包括:
采集风力出力功率,通过预测算法获得风电出力预测功率,采集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将各电动汽车同一时段的充电负荷进行相加,得到电动汽车充电聚合负荷,以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聚合负荷与所述风电出力预测功率数值差值的最小绝对值为目标函数,以电动汽车聚合负荷规模、负荷互补为约束条件,构建电动汽车负荷消纳风电曲线聚合模型。
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负荷消纳风电曲线聚合模型的目标函数:
其中,F1为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用后与风电电量的偏差,Wt为风力发电厂在t时段的风电预测功率,Pt为除电动汽车负荷以外的用电侧负荷在t时段的功率,ki为0-1决策变量,为第i个充电站在t时段的负荷,Vt为除风电外的其他发电厂在t时段的出力功率,T为时段数,ΔT为采样时间,N为在曲线连续追踪中参与聚合的充电站数量。
优选地,所述聚合负荷规模、负荷互补约束条件包括:
负荷规模约束:聚合负荷资源与需求侧总资源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