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5G通信实现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测距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764.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兆强;苏毅;张月品;徐刚;肖远清;赵志宏;蔡新伟;伍叶凯;熊军;陈秋荣;于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H02H3/28;H02H7/26;H04W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赵卿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通信 实现 架空 线海缆 混合 测距 方法 系统 | ||
一种通过5G通信实现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测距的方法,其中,架空线包括第一架空线与第二架空线,混合线由第一架空线、海缆线以及第二架空线依次连接而成,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混合线两端的三相电流与三相电压,以及海缆线两端的三相电流;根据混合线两端的三相电流,判断混合线两端的电流差动保护是否动作,若没有动作,结束;根据海缆线两端的三相电流,判断故障点是否在海缆线上。若计算海缆线故障点的距离无解,依次判断故障点是否在2个架空线上。本发明能够可靠定位故障点所在的线路段,精确测量故障点距离,解决线路保护用于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时测距不准确的问题,以及海缆两侧设备维护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通过5G通信实现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测距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进行故障测距,现场会根据测距结果进行巡线,寻找故障点。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能够减少经济损失。目前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主要由线路保护完成。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敷设海底电力电缆的跨海电力输送越来越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大都采用架空线和海缆混合的输电线路。海缆故障巡线十分复杂,若故障测距不准确,会严重影响送电工作。
目前的线路保护的测距只适用于均匀线路,基本能够满足均匀线路的测距要求。架空线和海缆的混合线路为不均匀线路,架空线和海缆的线路参数不同,对混合线两端的线路保护测距有较大影响,可能出现测距不准确。
若在海缆两侧的海岛上安装电流差动保护装置,能够可靠定位是否海缆段故障。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登录海缆两侧无人海岛上进行设备安装及维护十分不方便,受潮汐、风浪、天气、船只、夜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维护海缆两侧安装的保护装置,实时性很难得到保证。海岛上线路保护装置出现告警等情况时,很难得到及时处理,存在安全运行隐患。此外,受海岛空间和投资的限制,以及需要解决盐雾污染对设备运行影响等技术难点,混合线路一般不希望在海岛上装设保护装置。
目前,5G通信技术已开始在线路保护中使用,为了降低通信成本,需要进行数据流量控制。但在台风季节等异常天气时,保护会出现频繁启动,导致数据流量很大,需要进一步控制5G通信数据流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5G通信完成线路两侧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和海缆两侧电流采集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在混合线路两侧电流差动保护动作后,根据海缆两侧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情况,并结合长线方程和双端测距功能,确定故障点所在的具体线路段,按架空线和海缆的实际线路参数进行分段故障测距。进而提出一种通过5G通信实现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测距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5G通信实现架空线海缆混合线测距的方法,其中,架空线包括第一架空线与第二架空线,混合线由第一架空线、海缆线以及第二架空线依次连接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混合线两端的三相电流与三相电压;
步骤S2,根据混合线两端的三相电流,判断混合线两端的电流差动保护是否动作,若没有动作,返回步骤S1;
步骤S3,判断故障点是否在海缆线上,具体为:
步骤S31,根据混合线两端的三相电流与三相电压,计算海缆线两端的电压与电流;
步骤S32,根据海缆线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分别计算海缆线故障点至海缆线两端的距离;
步骤S33,若海缆线故障点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故障点在海缆线上,并输出海缆线故障点的距离;
步骤S4,若海缆线故障点的距离无解,依次判断故障点是否在2个架空线上,具体判断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逸散气治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压链式储能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与系统